![]() |
李金龍博士接任農委會主委 |
![]() |
耐熱新品種紅色小果番茄「夏豔」 驚豔上市 |
![]() |
天氣漸轉冷涼 注意洋香瓜白粉病的防治 入冬時節,馬鈴薯及蕃茄晚疫病預防工作不可少 |
![]() |
本場推動台灣香草家族學會成立大會及香草產業研討會記要 本場遷場業務概況 柳橙多汁味美 嚐鮮正是時候 |
![]() |
專題報導
新任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博士是台灣省宜蘭縣人,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系學士,德國漢諾威大學園藝學碩士、博士,曾任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計畫助理、技士,行政院農委會技士、技正、園產科科長、輔導處處長、主任秘書、技監、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並榮獲農委會八十年度模範公務人員。李主委一向行事嚴謹、講求品質與效率,是科班出身而且行政經驗相當豐富的農業專家。
對於未來農業發展,李主委提出了「創造知識經濟優勢,發展具競爭力的優質農業」、「加強消費者保護,發展衛生安全農業」、「推動農村社區總體營造,發展農業休閒」、「維護生態環境,發展環保農業」等四大施政方向,將秉持追求農漁民與消費者互利雙贏的原則,師法國際農業成功經驗,以開創台灣農業另一個嶄新的未來,讓全民共享農業的美與好。
試驗研究成果
本場與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繼民國85年合作育成耐熱小果番茄「台南亞蔬6號」後,再度育成夏季耐熱性更高、產量更豐富、果實品質優異、適合全年栽培的耐熱新品種小果番茄「台南亞蔬11號」,商品名為「夏豔」,由該品種名稱即可知道,這是一個愈夏愈豔麗,產量豐富的品種。本新品種於91年12月3日由農委會召開小果番茄新品種登記命名審查會,委員包括台灣大學、中興大學、嘉義大學及農委會專家學者共十多位,經過書面試驗資料及田間實地審查通過命名,登記為「台南亞蔬11號」。
p台南亞蔬11號每個果串的果實數目更多,夏季著果性更好由於台灣夏季高溫多濕,除部分耐熱品種外,並不適合一般番茄的生產,夏季番茄因此量少價高。在本場與亞蔬中心的密切合作之下,歷經數年的選育及試驗過程,再次育成耐熱性比「台南亞蔬6號」更高的新品種「台南亞蔬11號」,與現今夏季主要栽培品種「台南亞蔬六號」相比,新品種果實略重,每個果串的果實數目更多,夏季著果性更好,因此在夏季平均可增產40%到1倍,此外,新品種外觀為長橢圓形,與聖女小番茄相似,果實口感極脆,其甜度近似於「台南亞蔬6號」,果實硬度高、果肉厚,即使在多雨的夏季栽培也不容易裂果,不需經由特殊著果處理也有很高的著果率,因此相當適合夏季番茄有機栽培的需求。若說新品種紅色小果番茄「夏豔」是「台南亞蔬六號」的升級版一點也不為過,它具有「台南亞蔬六號」的優點,最重要的是除產量更高外,更提昇對番茄嵌紋病毒病及番茄萎凋病的抗病性。台南亞蔬11號也適合作為夏季設施栽培的主力品種,但是該品種尚未導入耐番茄捲葉病毒病、晚疫病、線蟲、青枯病等病害的特性,因此宜加以細心防治,若土壤中有青枯病或線蟲等問題,可利用嫁接抗病茄子根砧方式克服,亦可有效提高果實甜度,防範夏季淹水逆境。目前本場正加緊腳步進行種子生產作業,預計明年春夏作可大量提供農民種植,因此期待明年夏天在市場上將可享受到令人驚奇的「夏豔」。(文/圖 王仁晃)
植物保護
值此冷涼氣候,隧道式及溫網室栽培之洋香瓜,由於葉片不會有露水,濕度正適於白粉病之發生,台南場提醒農友應注意白粉病之發生,儘早進行防治。
p洋香瓜白粉病葉部病徵白粉病發病適溫為21∼25℃,在低溼度下,分生孢子於二小時之內即可發芽,四天後即再產孢,分生孢子隨風飛散,感染葉、葉柄、嫩蔓等部位產生灰白粉狀斑點,病斑擴大,互相連結,佈滿全葉影響光合作用,終使葉片枯死。病斑上之灰白色粉末狀為病原菌之分生孢子與菌絲。於春、秋兩季較乾燥及光線不足的環境下危害劇烈,如病害繼續進行,被害葉即變黃而枯萎,發生嚴重時,全株表面皆覆滿白色粉狀物而呈青白色。
白粉病防治法如下:
一、保持良好通風狀況,避免葉及莖蔓過於茂密。
二、可施用之推薦藥劑有25%平克座水分散性粒劑7,500倍、31.25%賽普待克利水分散性粒劑1,000倍、11.6%四克利水基乳劑1,500倍、50%克收欣水分散性粒劑3,000倍、23.8%得克利乳劑3,000倍、5%達克利可濕性粉劑3,000倍、50%普得松可濕性粉劑2,000倍、21.2%依滅列乳劑2,000倍、11.67%芬瑞莫乳劑10,000倍或22.58%快諾芬水懸劑4,000倍,輪流施用上述之推薦藥劑,並遵守安全採收期。
白粉病葉面葉背都會發生,因此防治時應注意均勻噴施藥劑於葉片兩面;此外白粉病病原菌易產生抗藥性,因此應選擇多種藥劑,輪流施用,以避免抗藥性產生。(文/圖 鄭安秀)
今年冬季南部地區均溫較歷年為高,亦屬暖冬年份。但隨著大陸冷氣團逐漸增強,已經可以感受到涼意。台灣地區馬鈴薯與番茄晚疫病新菌系具有強致病力且較耐高溫,可以耐到28∼29℃,由於南部地區早晚溫差大,清晨時候可看到植株葉片有露水附著,在此環境下已適於晚疫病的發生,如果再碰上伴隨雨霧的寒流來襲,病害在田間的發生及蔓延將極為快速,為掌握病害防治適期,請農友密切注意氣象預報,在冬春之際有連續陰雨的氣候出現之前,立即施藥,即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與蔓延。
p番茄晚疫病果實病徵如田間已有病害發生,除需立即施藥外,清園工作更不可少,降低田間病原菌密度永遠是防治病害成功的一大要素,此外改善田間排水與通風也是預防晚疫病的重要措施。
針對晚疫病病原菌新抗藥性菌系的出現,田間藥劑試驗結果顯示,23%亞托敏水懸劑1,000倍、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4,000倍、4-4式波爾多液及植物保護手冊中馬鈴薯晚疫病的推薦用藥83%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倍,番茄晚疫病的推薦用藥75%四氯異苯睛可濕性粉劑500倍、80%免得爛可濕性粉劑500倍、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400倍、72%鋅錳克絕可濕性粉劑500倍對馬鈴薯及番茄晚疫病均有顯著的防治效果。施藥時建議藥劑添加展著劑,藥液需噴及全株,低溫多濕的時期,每5∼7天施用一次,每次只需使用一種藥劑,但需嚴守藥劑的安全採收期,為避免誘發病原菌的抗藥性,應選擇2∼3種不同類型藥劑輪流使用。(文/圖 陳紹崇)
推廣活動
自89年12月開始,本場自國外引入西洋香草介紹給社會大眾,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進而去認識及利用,為提昇我國農業的精緻化及產業化,本場輔導香草植物的栽培者、加工應用者及銷售者成立人民團體,以「台灣香草家族學會」的名稱向內政部登記,於11月29日在本場舉辦成立大會及研討會,由本場林俊彥場長致歡迎詞,內政部社會司視查林素珍小姐為見證人,並邀請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系傅炳山教授及本場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學會還選出第一屆理監事,首任理事長為台北香草屋尤次雄先生。會中除了明訂每個人的職掌及義務之外,大家還針對未來發展以聊天的方式溝通及討論,並就個人對香草植物栽培、利用或推廣的經驗向大家分享,使每個人均獲益良多。
學會成立的目的是以異業結盟的方式拓香草市場,包括生產、利用、販售、加工以及推廣工作,均由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來處理,在這種分工且又有充分溝通的情形下,以團體的力量使香草產業的推動更加順利,也使一般大眾都能認識香草植物且知道怎麼去使用它,在香草植物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時,表示香草生活化的目標已經達成,期待這天能早日實現。(文/圖 張元聰)
p台灣香草家族學會成立大會與會成員留影
行政大樓:4樓底板澆置混凝土、4樓外部搭施工架、1樓室內輕隔間施作、1樓及2樓水電室內穿線及吊管(含消防)施作。
農業推廣大樓:2樓底板澆置混凝土、2樓外部搭施工架、2樓牆模板組立。
作物環境大樓:4樓底板澆置混凝土、頂樓底板樑版模版組立、1樓水電室內穿線及吊管施作。
作物改良大樓:頂樓底板澆置混凝土、頂樓屋突模板組立、1樓室內輕隔間施作、1樓及2樓水電室內穿線及吊管(含消防)施作。
單身宿舍區:3樓底板澆置混凝土、4樓底板樑版鋼筋綁紮、1樓及2樓水電室內穿線及吊管(含消防)施作。
獨棟宿舍:基礎放樣、基礎鋼筋綁紮。
溫室區:基礎柱及地樑、側牆澆置混凝土、室內植床模板組立。
|
![]() p12/12本場景觀規劃甄審委員於新場召開第一次甄審會議,與林場長於工地合影 |
|
柳橙為台灣重要經濟果樹,多年來在政府及果農共同努力下,柳橙品種水準不斷提高,果品皮薄肉厚,香甜多汁,品質卓越,且風味獨特,加以今(91)年因風調雨順,柳橙不僅產量豐富,價格合理,具外銷優勢之競爭力,農委會正加強協助國產柳橙開拓外銷市場。
多年來國產柳橙皆以內銷為主,每年僅少量外銷至香港、新加坡等地,今年為我加入WTO第一年,隨著市場開放,在面臨國外水果進口之競爭下,有必要主動的協助台灣柳橙開拓國際市場,農委會多次邀集臺灣省農會、台灣農業策略聯盟協會、台灣地區農業聯合社、台灣區蔬果輸出業同業公會,以及相關業者等單位研商,並決議加強辦理國產拓銷輸出工作,包括加強辦理國產柳橙國外促銷宣傳活動,提高台灣柳橙之國際形象及知名度,進而為台灣柳橙外銷重起生機、開創新猷,本年計畫預定國外促銷柳橙目標三千公噸,外銷地區國家除香港、新加坡外,並可望擴展至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加拿大及中國大陸等地區。
國產柳橙已進入果實甜度最高、風味最佳之採收時期,請消費大眾把握現在最好的時機,選購既廉價又甜美的柳橙。(圖/黃惠琳)
項 目
91年12月
上月
(91年11月)去年同月
(90年12月)91年11月平均價格
(元/公斤)90年12月平均價格
(元/公斤)預測產量
(公噸)產 量
(公噸)變動率
%產 量
(公噸)變動率
%上 旬
中 旬
下 旬
上 旬
中 旬
下 旬
西 瓜
6,083
5,535
10
5,881
3
6.5
6.4
6.6
8.7
9.3
9.3
洋 香 瓜
4,930
6,476
-24
4,635
34
13.8
15.4
16.5
28.7
23.1
26.0
胡 瓜
4,014
4,914
-18
3,172
27
16.2
15.6
15.6
5.1
4.2
6.4
苦 瓜
2,299
5,073
-55
1,682
37
20.1
18.8
20.7
22.8
20.3
21.3
絲 瓜
1,885
2,742
-31
1,405
34
16.8
13.7
13.8
13.7
12.5
32.9
蘿 蔔
13,757
6,926
99
19,759
-30
8.4
6.5
7.2
3.1
3.1
3.9
蔥
12,298
13,960
-12
10,728
15
18.8
14.5
14.9
23.1
18.6
18.0
甘 藍
27,947
24,758
13
35,593
-21
7.7
8.4
10.1
5.2
4.1
3.9
不結球白菜
7,558
7,769
-3
8,767
-14
13.6
11.5
14.0
7.0
7.2
7.7
結球白菜
15,274
11,763
30
18,166
-16
10.4
8.3
7.8
3.2
3.5
4.9
蕹 菜
1,335
2,448
-45
3,649
-63
17.7
18.0
14.8
13.2
11.3
22.0
菠 菜
7,631
4,461
71
6,701
14
19.8
13.2
17.4
10.0
8.8
13.3
茼 蒿
3,332
2,239
49
3,576
-7
35.3
17.5
17.2
13.5
12.1
26.1
花 椰 菜
6,115
5,081
20
10,165
-40
21.9
17.9
19.5
13.1
8.0
6.8
資料來源:產量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第一科預測調查資料,價格係第五科行情報導中心台北第一市場三旬平均價格。
資料編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第一科 洪忠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