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情月刊第66期
2001年12月20日出刊

*專題報導 避免農業生態浩劫  大家來防治蔓澤蘭
*植物保護資訊 冬季濕冷季節請注意馬鈴薯及番茄晚疫病預防工作
農藥看板
*推廣活動 黃白雙色超甜玉米拓展外銷有成
印度棗上市 搶鮮趁早
*蔬菜行情資訊  

* 專題報導

*避免農業生態浩劫  大家來防治蔓澤蘭

對於一些關心週遭生態環境的朋友而言,對蔓澤蘭這種植物一定不會陌生,大約在10年前就時常看到路旁生長著一種蔓性植物,尤其是冬天開花時白茫茫一片,令人印象深刻。如今蔓澤蘭的生長範圍有逐漸擴大的趨勢,從原來的田野延生到低海拔森林及都市荒地,均可看到它的蹤跡,而且都呈大面積生長,將原有的林木、果樹、草生地攀附、纏繞及覆蓋,以致原有植物因無法行光合作用而枯死,之所以會有這麼快的蔓延速度,主要是它的種子量驚人,平均每平方公尺的面積種子產量就有17萬顆,每顆種子都附生冠毛,可隨風飛散傳播,有「綠色癌症」或「綠色福壽螺」之稱,現在12月正是開花結實的季節,在南二高、郊區林地、都市空地均可看到整片花海,情況極為嚴重。

蔓澤蘭覆蓋於市郊空地雜木上
蔓澤蘭覆蓋於市郊空地雜木上
蔓澤蘭葉片和開花植株
蔓澤蘭葉片和開花植株

特徵及辨識方法

蔓澤蘭原生於南美洲,曾在美國森林造成浩劫,大約20年前,台灣農業界自美國進口曳引機等中古農機,機械上夾帶微小的蔓澤蘭種子,在本地發芽生根,倍數擴展,造成今日生態問題。

顧名思義,蔓澤蘭和台灣原生的澤蘭有外表相同的花形,但兩者並不是同一種屬的植物,澤蘭單株生長,對鄰近別種植物並非強勢,但蔓澤蘭則不一樣,整株植物為蔓性,生長快速,只要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很快覆蓋整片草生地,或攀爬於樹木之上,造成被覆蓋的植物因陽光不足無法行光合作用而使生長變差,甚至死亡。之前在請農友剷除的過程中,有人反應蔓澤蘭和山藥、雞屎藤等植物外型相像,不易分辨,其實這幾種植物和其它野生蔓性植物如牽牛、扛板歸等均會對所攀附的作物造成像蔓澤蘭一樣的危害,只是蔓澤蘭種子量多,繁殖迅速,必須特別加緊腳步剷除,農友在砍除蔓澤蘭時,若有其它蔓性植物附生,不妨一併去除。

防治方法

根據調查,蔓澤蘭喜好陽光充沛的環境,植株不耐蔭,但實際觀察的結果,在林下蔭鬱的地方,蔓澤蘭依然可以發芽,長出的植株莖細長、葉小,但仍具有攀緣性,在攀附樹木生長到頂端或是爬出林地接觸到陽光後,即開始大量生長,覆蓋原有的樹木或草生地。但原則上在開闊地發芽及生長會比較好,因此耕犛過的田地及週邊有除草的地方,果園果樹間裸露的空地,均是蔓澤蘭良好的發芽生長環境,若是田地開墾後休耕或廢耕,蔓澤蘭蔓延的問題會更加嚴重。目前農地蔓澤蘭大量生長的地方都是這樣的情形,隨著明年正式進入WTO之後,休耕或廢耕的田地增加,這種情形會越來越多,值得注意。

防除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以掃刀或背負式割草機砍除,在910月開花前執行為最佳時期。二是生物防治,利用天敵「大麗燈蛾」來吃食蔓澤蘭,此法需再詳細審慎評估。三是利用化學藥劑防除,但對於攀附在樹上或覆蓋在作物上的蔓澤蘭,殺草劑使用有其困難的地方,目前仍以直接砍除效果較好。

蔓澤蘭在夏季生長旺盛,植株迅速擴散,10月中旬開始開花,11∼12月大量結實,此時蔓澤蘭最明顯而且容易和它種植物區別,但也由於種子成熟後隨風飄散,砍除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攀附於林木或果樹上時,由於和原有作物糾纏,且生長位置較高,不易直接砍除,所以用下列方法較佳:

1.找出攀附於樹上的蔓澤蘭主莖,直接拔起或挖除。

2.主莖切斷後,放任植體乾枯後再扯下,檢查若有綠色未乾枯的部份,即是漏網之魚,再找出主莖挖除,重覆檢查2∼3次即可根絕。

3.若已開花則趁未結實前,應在挖除主莖後想辦法立刻將蔓澤蘭由樹上扯下,集中使其腐爛或乾枯再燒毀,不可放任在樹上乾枯,否則植株雖死,但種子成熟,落地發芽後繼續危害。

覆蓋於草生地時,由於主莖不易找出,建議以下列方式較佳:

1.以掃刀或背負式割草機直接砍除。

2.待乾枯後找出殘留綠色部份,即是主莖位置,將其挖除。

3.已開花但未結實前,將花序砍成細碎小段,促使乾枯即可防止結實。

蔓澤蘭攀附於森林樹木上
蔓澤蘭攀附於森林樹木上
廢棄設施也成為蔓澤蘭危害的溫床
廢棄設施也成為蔓澤蘭危害的溫床

蔓澤蘭危害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重視,農委會和保育團體全面發起「全民剷除蔓澤蘭」行動,以組織戰,全面性的方式來減少蔓澤蘭的族群,因為只有全民共同參與,才能將繁殖力強的蔓澤蘭控制住,若沒有共同的行動,某個地區就算剷除乾淨了,別的地區的種子依然會隨風飄來再發芽,使防治效不彰,尤其是站在第一線的農民朋友們,務請配合政府政策,養成看到蔓澤蘭就花點功夫砍除的習慣,維護田園生態及生產機能。

* 植物保護資訊

*冬季濕冷季節請注意馬鈴薯番茄晚疫病預防工作

台灣馬鈴薯與番茄通常種植於冬季,尤其台南地區的冬季雨量少,故十餘年來平地栽培的馬鈴薯與番茄從未發生嚴重的晚疫病,致使大部分的農友對晚疫病的認識不足並疏於防治,但自民國86年起晚疫病在田間普遍的嚴重發生,最主要是因為病原菌菌系變異了,新菌系對番茄及馬鈴薯均有很強的致病力,亦可耐28∼29℃的高溫,(舊菌系最高只能耐2526℃),且新菌系生長速率約為舊菌系的1.4倍。對舊菌系的晚疫病所使用的防治藥劑鋅錳滅達樂、依得利、達滅芬、亞托敏、鋅錳歐殺斯、4-4式波爾多液都沒有抗藥性,而新菌系對後四種藥劑雖尚無抗藥性,但對普遍使用的鋅錳滅達樂則具強烈抗性,對依得利也有稍許抗性,農友在防治上應特別注意。

番茄晚疫病果實病徵
番茄晚疫病果實病徵
罹晚疫病之馬鈴薯種薯(安寶貞博士提供)
罹晚疫病之馬鈴薯種薯(安寶貞博士提供)

針對晚疫病病原菌新抗藥性菌系的出現,田間藥劑試驗結果顯示,23%亞托敏水懸劑1,000倍、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4,000倍、4-4式波爾多液及植物保護手冊中馬鈴薯晚疫病的推薦用藥83%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倍,番茄晚疫病的推薦用藥75%四氯異苯睛可濕性粉劑500倍、80%免得爛可濕性粉劑500倍、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400倍、72%鋅錳克絕可濕性粉劑500倍對馬鈴薯及番茄晚疫病均有顯著的防治效果。施藥時建議藥劑添加展著劑,藥液需噴及全株,低溫多濕的時期,每5∼7天施用一次,每次只需使用一種藥劑,但需嚴守藥劑的安全採收期,為避免誘發病原菌的抗藥性,應選擇二至三種不同類型藥劑輪流使用。

本病害主要發生在冷涼且潮濕的季節,連續陰雨會加速病勢的擴展,故應密切注意氣象預報,在冬春之際有連續陰雨的氣候出現之前,應立即施藥,即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與蔓延。如田間已有病害發生,除需立即施用藥劑防治外,清園的工作更不可少,降低田間病原菌密度永遠是防治病害成功的一大秘訣,此外改善田間排水與通風也是預防晚疫病的重要措施,請農友密切配合,以確保收益。

*農藥看板

*  六種新農藥

中文普通名稱

甲基益發靈

Tolylfluanid

益洛寧

Lambda-cyhalothrin+phosmet

快諾芬

Quinoxyfen

因得克

Indoxacarb

賽座滅

Cyazofamid

百克敏

Pyraclostrobin

*   公告刪除「25%克熱淨溶液」在柑桔貯藏性病害之使用方法及範圍。

* 推廣活動

*黃白雙色超甜玉米拓展外銷有成

超甜玉米質地細嫩,美味可口,含豐富的蛋白質、糖分、脂質及維生素A、C和B群,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可供鮮食及日常三餐菜餚食譜,亦可加工做成玉米粒或玉米醬等罐頭或是冷凍蔬菜等食品,用途甚廣,在國內有很大的消費市場。加以超甜玉米栽培期短只要60至80天即可採收,容易栽培,故常因農民競相栽培(89年面積達15,000公頃),產量暴增,致使市場價格不穩定,嚴重影響農民的收益。農委會向來十分注重國內農作物產銷的平衡,故積極開發超甜玉米新產品及拓展市場,以掌控國內超甜玉米的產銷平衡。

國內的超甜玉米向來都是黃色品種,為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需求,本場特引進優良的黃白雙色超甜玉米品種,此品種糖度高達16∼17Brix,且皮薄、味美、品質極佳。農委會與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自民國86年起即補助嘉義縣太保市農會與台灣省青果合作社,並由本場輔導栽培管理技術,執行生產超甜玉米試銷日本的計畫。謹將本場自86至89年試辦外銷的成果略述如下:86年契作面積22.35公頃,外銷日本鮮穗量15,680公斤,87年契作面積6.77公頃,外銷日本鮮穗量19,770公斤,88年契作面積38.6公頃,外銷日本鮮穗量82,840公斤,89年契作面積76.6公頃,外銷日本及香港鮮穗量204,440公斤。

另據89年調查顯示,外銷契作區之黃白雙色超甜玉米平均每公頃鮮穗產量12,181公斤,純收益64,816元,較一般對照區每公頃純收益41,165元,每公頃收益增加23,651元,增加57%。90年度計畫擴大契作面積為90公頃,外銷地區除日本外,亦將試銷至香港、新加坡及加拿大等地區。由於四年來政府加強黃白雙色超甜玉米栽培技術的改進,並改善產品分級包裝和 冷藏保鮮處理技術,帶動國產超甜玉米外銷,對促進國內超甜玉米的產銷平衡及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助益。

*印度棗上市 搶鮮趁早

印度棗俗稱棗仔,屬於鼠李科棗屬之作物。原產於印度、錫蘭一帶,與溫帶落葉果樹之中國棗為同科但不同種的果樹。印度棗雖然在藥用上不能與黑棗、紅棗比美,但是其果實含豐富維他命C,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抗氧化、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能。中醫認為棗子性平、味甘澀、具有健脾養顏、益胃生津、通便利尿之效。食用時,原則上空腹不宜多吃,以細嚼慢吞,才能達到攝食養生之道。除生食外尚可加工成蜜棗,每當過農曆年恰為棗子盛產,在鬧區或旅遊點常可見到大人小孩販賣一支支紅紅的棗子糖,增添新年的氣氛。

選購時應依其品種特性,不能單從果皮的顏色來判斷,但是大致上未熟果均勻呈濃綠色,無光澤,吃起來甜度少、澀味重;過分成熟果實呈白色,或變褐黃色,肉質鬆軟,口感差。一般可挑選果皮色澤較為黃綠並帶點白色,果面光滑圓潤,約9分熟者為上品。(摘錄自莉莉水果有約36期)

印度棗

* 蔬菜行情資訊

   

9012

上月
(9012)

去年同月
(8912)

9011月平均價格
(/公斤)

8912月平均價格
(/公斤)

預測產量
(公噸)

 
(公噸)

變動率

 
(公噸)

變動率

西   

5,091

1,345

278

3,811

34

10.0

10.0

9.7

8.3

7.8

9.0

洋 香 瓜

2,973

2,004

48

3,126

34

30.9

32.1

36.8

25.1

29.1

27.3

   

3,175

4,348

-27

2,857

11

14.1

10.8

10.5

27.1

25.9

13.9

   

1,636

2,694

-39

1,399

17

27.8

25.4

32.8

41.8

29.3

25.0

   

792

1,428

-45

652

21

20.1

20.7

23.1

25.2

24.3

23.2

   

13,826

3,363

311

21,935

-37

20.7

11.4

4.5

8.9

8.5

7.9

9,853

4,203

134

10,070

-2

46.6

35.2

28.5

55.7

50.8

44.5

   

32,109

18,594

73

31,145

3

19.8

18.4

10.6

20.9

17.7

13.2

不結球白菜

8,736

8,327

5

8,025

9

9.7

10.4

16.3

13.0

10.8

9.1

結球白菜

17,128

9,083

89

18,298

-6

9.5

7.3

5.1

17.7

11.4

7.1

   

3,800

5,832

-35

3,185

19

13.9

13.9

20.8

27.5

26.4

22.7

   

6,752

2,442

176

5,452

24

24.1

18.1

17.1

21.5

20.1

10.9

   

2,993

462

548

3,437

-13

18.4

19.7

34.1

17.0

13.9

17.5

花 椰 菜

7,864

4,859

62

9,172

-14

69.8

45.9

24.1

26.7

19.3

22.9

資料來源:產量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第一科預測調查資料,價格係第五科行情報導中心台北第一市場三旬平均價格。
資料編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第一科 洪忠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