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韓錦絲、吳慶杉
緣起
嘉義市盧厝區段原為稻作生產區,於民國七十三年率先響應政府稻田轉作政策而轉作柑桔類果樹,並在有關單位輔導下成立了果樹共同經營班,幾年下來共同經營班之組織運作相當健全,班員間有很強的團結性。班產品∼柑桔、葡萄柚因實行嚴格的分級包裝和共同運銷,產品在市場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雖然有如此好的成績,但抗抵擋不了連續多年的柑桔價格低靡不振而不敷成本,班員眼見柑桔產業已日漸衰頹,又隨之而來的加入世界關貿總協定(GATT)的強力衝擊,在此內憂外患的壓力下,終於激發了班員自我調適的危機意識,於是積極尋求替代作物,期望能突破目前的產銷經營瓶頸和窘境。在嘉義市農會和較具前瞻
遠見班員幹部努力蒐集分析各項產銷資訊和作市場評估,經一致認為「花卉」產業在本省尚有發展空間,而且對於我國將來加入GATT後可能受到的衝擊和傷害應較不嚴重
,況且「花卉」產業係一種技術需求性高、財力投資額度大和須企業化經營的精緻農業,非一般傳統性耕作方式農民敢輕易跟進的,於是由柑桔班中較前瞻和較具冒險精神兼之財力雄厚的班員為基幹,於82年在嘉義市農會全力輔導下完成盧厝區段花卉產銷班∼以文心蘭,火鶴花、非洲菊為先期生產的三大主要作物。謹將該花卉產銷班之組織、運作之特色介紹如下:
組織健全、班員關係和諧
產銷班秉承過去柑桔共同經營班時代的優良傳統和健全的組織基礎,又在成熟穩重練達及頗有經驗的江振炎班長領導下,花卉產銷班在穩定中成長,班員間感情和諧、互動關係亟為緊密,其團結性和向心力更為堅強。班員人數雖僅21名,但均能依各別專長共同負責各項班務。班員平均年齡雖已將近50歲,但是大夥兒相處卻散發出朝氣與活力,讓人強烈的感覺到這是個有希望有前途的團隊組織。無怪乎產銷班成立才短短二年時間,其精進的栽培管理技術、健全的組織運作模式和班員間互助和諧的緊密關係等特色,吸引來其他縣市單位和產銷班人員絡繹不絕的到來參觀和技術方面的交流。
共存共榮的經營方式,促成健全運作
班除了定期和不定期的班會外,平常班員間就保持著非常緊密的連繫和頻繁的技術交流。此得歸功於自創的班員間交互投資分耕合營的經營組織模式,即由每個擁有農場土地的班員在整個農場經營裡各別提供30%股份供其他班員投資認股;另由班員共同租用農場土地共同投資經營,並由各擁有農場土地的班員負責各該農場的管理,管理優良者再依獎勵要點獎勵或分紅,如此形成了一個共存共榮息息相關的緊密環扣,班員彼此競爭而卻互相激勵、提攜,致班產品品質整齊優良甫一上市使獲得消費者良好的風評肯定。
完善的設備、精良的管理技術
產銷班耕作面積約有11.6公頃、其中搭設網室和簡易溫室設施已投入生產者有2.9公頃,班擁有一處45坪集貨場和3處共80坪的作業處理室、蓄水池有7座,自動噴灌設施1.95公頃、及其他處理機具、傳真機等週邊的完善設備,使生產更省工,降低成本,更是生產質優產品的一大利器。目前班總投資額已突破2,000萬元,隨著技術的精進和營運經驗的豐富,栽培面積和規模將會自然繼續擴增。由於班員對於栽培管理新技術殷切企盼的自我充實,並向改良試驗單位、學校(本場、嘉義農專等)尋求技術支援,所以其栽培管理技術日益精進,產品品質也日漸提昇。
生產資材共同採購產品共同分級包裝,創造合理利潤
產銷班能確實掌握並充分發揮產銷班組織功能,舉凡班之各項生產資材和設備,如肥料、種苗、農藥、栽培介質等等均採取共同採購方式,如此增加和廠商議價能力,減少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班產品集中於集貨場,並聘專人從事公平公開徹底的分級、包裝工作,班員則有更充裕的時間從事生產工作,包裝完好的產品則由班統籌決定依產品等級特性或市場需求特質運送至拍賣市場、行口商、或近郊花店,開發多向的銷售管道。成功發揮產銷班團隊精神和省工的企業化經營模式,降低產銷成本創造合理利潤。
嘉義市農會全力配合支援、成功輔導
一個產銷班從無到有再有開始運作而成長茁壯,一路披荊斬蕀下來指導人員是費心費力極為辛苦的,難能可貴的本產銷班從開始就有嘉義市農會從理事長、總幹事到推廣課同仁一路陪伴鼓勵,幫忙策劃、經費補助配合和支援,所以本產銷班能有今日佳績,除了是班員全體努力外,嘉義市農會上上下下盡全力輔導之功不可沒。「事在人為」的俗諺在本班得到充分的驗證。值此政府大力推動組織整合農業七大產業產銷班之際,如何使產銷班能真正健全運作起來,我想嘉義市農會的輔導方式是值得鼓勵和被學習的。祝福盧厝區段花卉產銷班「百尺竽頭、更進一步」,也期望由產銷班為基礎的縱橫式大型農民組織能早日完成,「團結力量大」而能再創台灣農業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