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專訊第6期:24~25頁(1993年12月)

柳營鄉花卉產銷班

文/圖 陳明正  

台灣農業目前面臨耕地面積有限,農業人口所占比率又高,因此,造成每戶農家經營規模狹小,為期充分發揮農地利用效率,宜朝向高經濟作物發展。而花卉為其中經濟價值頗高之農產品,且台灣地區處亞熱帶,尤其中南部,秋冬季氣候暖和、乾燥,灌柳營花卉溉系統良好,為發展花卉條件良好之地區。近年來,台灣花卉種植面積成長迅速,根據農林廳編印之農業年報資料顯示,民國71年花卉種植總面積為1840公頃,往後年年持續成長,至民國80年增為6670公頃,十年間約增2.63倍,每年成長率介於4.66%至24.57%之間,並呈正向持續成長,可見花卉事業漸受大眾所重視。

生產地區及面積

柳營鄉花卉產銷班1目前柳營鄉栽培花卉地區主要集中於太康、中程、光福、東昇、果毅等村落。這片原屬於綠油油水稻專業區,如今卻因水稻收益不佳,逐改種植高經濟價值的花卉,初步開發面積大約10公頃左右,主要栽培非洲菊、火鶴花、天堂鳥、台灣山蘇、玫瑰、滿天星、卡斯比亞、黃孔雀、蘭花及其他草花和各類盆景,琳瑯滿目。大都採用露地栽培,也因此常受氣候影響,致使採收量減少,品質降低,就南部地區而言,每當雨季或寒流來臨時,大部份花卉均受影響,如滿天星、非洲菊等,所以柳營鄉花卉產銷班推展以錏管、石柱或竹子架設黑色塑膠網等簡易設施,由於推廣使用設施栽培之結果,使花卉能不受天候的影響,而能週年生產,增加收益,柳營鄉預計推廣種植花卉面積約200公頃,展望未來,此地將成為新興花卉產區。

成立花卉產銷班,促進地區發展

柳營鄉花卉產銷班2柳營鄉公所及農會為秉持政府推行稻田轉作,發展精緻農業及建設富麗農村政策,於79年9月輔導成立『柳營鄉農地利用綜合規劃第十二區段花卉共同經營班』,復於82年4月在農林廳、農會、縣市政府及台南區農改埸輔導下改組成立『柳營鄉花卉產銷班』,該班成立是以配合政府推行政令,並接受政府機關、農會等相關單位輔導,促進本區段發展為宗旨,從事污染性低之農業,改善農業生產,提高生活品質。目前柳營鄉已組織花卉產銷班一班,班員26名,班組織設有班長、書記、會計各一名,並訂有班規公約,嚴格要求班員必須遵守,以導班於正常運作,發揮產銷班之組織功能。

銷售國內市場為主

柳營鄉花卉產銷班生產的花卉,以下列各種管道銷售:1.零售至產地鄰近之花市、花店,2.售予都市型中盤商(批發商或集貨商),3.運往台北市濱江花市拍賣,如滿天星、非洲菊、卡斯比亞及山蘇切葉等花卉。這三種不同銷售方式各佔銷售量三分之一,目前銷售僅限於國內市場且未辦理共同運銷,及因花卉種類多,數量少,未達辦理共同運銷規模,而每位花農銷售對象不盡相同,難以推動,今後計畫朝辦理共同運銷,推展共同生產、處理等作業,以達降低產銷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花卉產銷班接受農委會、農林廳、嘉義農專、台南區農改場、台南縣政府、省農會、四健協會及當地公所、農會等單位輔導,農民銀行則給予低利農業貸款,使花農不論在生產技術、銷售及品質提昇均有很大裨益。另外柳營鄉公所為提高花農收益,向農林廳爭取〞農地利用綜合規劃〞補助款,補助班的園藝設施、班區段電力公共設施、包裝紙箱、動力噴霧機等,以降低生產成本,獲益甚大。

今後展望

1.生產方面:由於新加入班員不瞭解花卉病蟲害防治,須加強生產技術上輔導,如:蟲害以夜盜蟲為害甚為嚴重,施以農藥噴灑,配合生物防治。另推展增設簡易網室設施栽培,提高花卉品質,另外,生產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並配合政府政策,因此該班亦鼓勵班員訂閱花卉有關雜誌,吸收新的生產及市場資訊,以期能知己知彼,拓展花卉市場。

2.銷售方面:由於花卉生產種類多,數量少且每位花農銷售對象不盡相同,難以辦理共同運銷作業班,計畫將來增加生產面積,朝向班共同作業方式,辦理共同運銷,並配合其他花農或產銷班,拓展內外銷,增加花農收益。

今後將朝向使花卉產銷班制度化,健全班組織,並在政府機關及農民團體持續輔導下,實施合理化經營,降低農業產銷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相信由於國民生活水準及所得日益提高,消費者對於花卉需求必然增加,進而提高花農收益。

裝飾圖回首頁              裝飾圖回出版品             裝飾圖回台南區農業專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