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專訊第55期:12~16頁(2006年3月)
台南地區夜盜蟲類之發生與防治
文 / 圖 陳文雄 張煥英
在昆蟲的世界裡,夜盜蟲類害蟲因其體型大、取食量大、存活率高、壽命長、雜食性、繁殖力強又富飛翔能力之種種優勢,在菜園裡、花園裡或雜作田裡,常可見到蠕動之蟲體。幼蟲體色以青綠與黑色為主色系,伴以白、黃、黑不同之花點,因害蟲種類不同幼蟲體色之深淺度與花色亦不同,農民依幼蟲外觀顏色統稱青蟲或黑蟲,較難清楚分辨出正確蟲名。夜盜蟲類,屬鱗翅目 (Lepidoptera) ,夜蛾科 (Noctuidae) ,其主要種類列如表 1 。
夜盜蟲類害蟲顧名思義,成蟲與幼蟲都具有晝伏夜出之特性,對陽光有不同程度之忌避性。球菜夜蛾對光線最敏感,至黑夜才從土中爬出,自地基 部嚙 斷嫩莖啃食;斜紋夜蛾老齡幼蟲在強光時會藏匿於葉背或土中棲息,番茄夜蛾之幼蟲喜鑽入嫩莖或嫩果危害,如甜玉米、番茄、結球萵苣之危害,其隱藏之特性,往往增加防治之困難,甜菜夜蛾與銀紋夜蛾則對光之反應較遲鈍;但甜菜夜蛾則有吐絲把新稍葉片牽引成團而藏身其中取食的特殊習性,如對茼蒿之危害,是難纏之害蟲。防治上除了開發安全、有效之新藥劑外,針對不同之生活習性,研發不同之防治技術,始可收最大之經濟效益。
斜紋夜蛾之幼蟲 |
斜紋夜蛾之卵塊 |
![]() 大憨蓮之斜紋夜蛾防治示範 |
表 1. 雲嘉南地區夜盜蟲類害蟲主要危害作物
中 名 |
俗 名 |
雲嘉南地區主要危害作物 |
---|---|---|
球菜夜蛾 |
小地老虎、蕪菁夜蛾、黑蟲 |
蔬菜、雜糧及花卉等旱作之幼苗。
|
斜紋夜蛾 |
蓮紋夜盜、行軍蟲、 黑土蟲、巢蟲 |
田菁、蓮花、菱角、芋、甘藷、落花生、煙草、洋香瓜、胡麻、玉米、番茄。 |
甜菜夜蛾 |
白一紋字夜蛾、管仔蟲、青蟲 |
青蔥、蒜、玉米、豌豆、毛豆、落花生、洋香瓜、西瓜、胡瓜、番茄、蘆筍、落花生、茼萵、萵苣、胡蘿蔔、牛蒡、高粱、非洲菊、洋桔梗、晚香玉、薰衣草。 |
番茄夜蛾 、玉米穗夜蛾 |
青蟲、蛀心蟲 |
番茄、結球萵苣、高粱、玉米、落花生、豌豆、向日葵、洋香瓜、西瓜、菊花、玫瑰花、洋桔梗。 |
銀紋夜蛾 |
擬尺蠖、拱背蟲、青蟲 |
番茄夜蛾喜啃食洋香瓜之花器 |
番茄夜蛾喜鑽入番茄之幼果 |
結球萵苣粒劑之施藥情形 |
害蟲生活習性及危害情形
一、球菜夜蛾:
學名 : Agrotis ipsilon (Hufnagel)
英名 :Black cutworm
成蟲交尾後將卵粒分散產於植株之地際部、落葉、地面或莖部。孵化後幼蟲開始危害。幼蟲晝伏夜出,白晝潛伏於地表之土粒間或土中,夜間爬出危害,作物幼小時自地際處嚙斷莖部故名切根蟲。玉米苗期若見幼苗被啃切,則可在植株鄰近處之土中找到其幼蟲,玉米苗長大後,亦可發現嫩枝或葉部被切斷而搬入其潛伏處所。將切斷之食物搬運至其潛藏處所而部份植株體外露於土表之特殊習性,而可查尋其存在,更可在此處之土中找到幼蟲。幼蟲有自殘性 (Cannibalism) ,亦可嚙食其他鱗翅類幼蟲。
一年可發生 5 ∼ 6 代,卵期 4 ∼ 8 天,幼蟲期 21 ∼ 29 天,前蛹期 1 ∼ 3 天。成熟幼蟲在土中作蛹室而化蛹於其中,蛹期 7 ∼ 14 天。
偶亦會攀登苗之新梢嚙食心葉,蟲口密度高時,可導致枯心、枯死或倒伏。造成育苗圃嚴重的損失或本田嚴重缺株而廢耕。
二 、斜紋夜蛾:
學名: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英名: Tobacco cutworm 、 Armyworm
卵產於葉背或植株上,數十粒或數百粒成一卵塊,多者可達 2,653 粒,卵塊上覆蓋雌蛾之尾毛,成蟲有趨光性。甫孵化之幼蟲有群棲性,集中啃食葉部,隨蟲齡之增加而分散, 3 齡以後晝伏夜出,食性雜且食量大,猖獗時常將植株啃盡而導致廢耕。為目前台灣常大發生的害蟲,尤其種植綠肥區更要注意本蟲之發生情形。老熟幼蟲在土中化蛹。
一年可發生 8 ∼ 11 代,,卵期 4 ∼ 6 天,幼蟲期 18 ∼ 23 天,前蛹期 1 ∼ 3 天。成熟幼蟲在土中作蛹室而化蛹於其中,蛹期 7 ∼ 10 天。
目前在田菁綠肥區,常有大規模之發生,清晨馬路旁有如螞蟻雄兵般的行軍,行動敏捷,所經過之作物都成光禿一片,聲勢驚人
三、甜菜夜蛾
學名 : Spodoptera exigua (H u bner)
英名 :Beet armyworm
甫孵化之幼蟲有群棲性,幼齡幼蟲常數隻集中心梢並吐絲將心葉牽引在一起而潛於其中啃食,或鑽入未展開葉中危害,或啃食瓜果之果皮,影響瓜果之商品價值。寄主廣,多種作物及雜草均會遭受其害,在作物上以啃食植株幼嫩心葉為主。初期幼蟲除有強烈陽光外,日夜均在未展開心葉內啃害,只留外側表皮膜而產生許多不規則食痕,嚴重時心葉無法展開呈畸形而枯死。稍長幼蟲,日間潛伏於隱蔽處,至夜間出來自葉緣啃害葉片,嚴重時只留葉脈。老熟幼蟲在土中化蛹。
一年可發生 11 代,,卵期 2 ∼ 5 天,幼蟲期 10 ∼ 56 天,前蛹期 1 ∼ 3 天,蛹期 6 ∼ 17 天。
為目前茼蒿菜、青蔥、豌豆、甜玉米等蔬菜之重要害蟲,也是冬天造成蔬果農藥殘留的禍首之一,與豆類相鄰之菜園宜特別注意其發生。
四、番茄夜蛾
學名 : Helicoverpa armigera (H u bner)
英名 :Cotton bollworm
成蟲日間靜止於田間莖葉間,夜間飛出交尾後將卵粒散產於葉上。孵化後之幼蟲先啃食卵殼後再取食植物,除以嫩葉、嫩梢為食外,尚會取食花器,影響豆科及瓜類作物之授粉,更會鑽入莖、幼果,破害性大,果實被鑽入,即無商品價值,幼蟲有自殘性,通常一個瓜或果僅有一隻幼蟲,老熟幼蟲潛入土中化蛹。
年發生 8 代,卵期 2 ∼ 8 天,幼蟲期 23 ∼ 41 天,蛹期 7 ∼ 114 天,冬季低溫會延長化蛹時間。
幼蟲食性極雜、食量大,為外銷結球萵苣、番茄、 玉米 、高粱及瓜類之重大害蟲。
五、銀紋夜蛾:
學名: Trichoplusia ni (Hubner)
英名: Cabbage looper
成蟲將卵粒分散產於葉上,尤其幼嫩部位,孵化幼蟲在葉背上或心葉上嚙害葉肉成穿孔,幼齡則只留單面表皮膜。排泄濃綠色糞便於葉上或地上。老熟幼蟲在葉背作橢圓形白色薄繭化蛹。成蟲有趨光性。因幼蟲之腹足 2 對退化,行走如尺蠖狀而又名擬尺蠖或拱背蟲。年發生 5 ∼ 6 代。
靠山地區或混有豆類之菜園被害較嚴重,在玉米生育初期與疏於管理之雜作田偶見幼蟲危害,一般零星發生,但不致造成嚴重之危害。
番茄夜蛾鑽入結球萵苣造成外銷困擾 |
夜盜蟲類之性費洛蒙誘殺雄蛾 |
種植前全園浸水1天,以殺死土棲之幼蟲與蛹 |
夜盜蟲類害蟲發生之田間動態
夜盜蟲類害蟲在田間全年都有零星發生,以春秋兩季發生最烈,以 3 ∼ 5 月及 9 ∼ 11 月為發生盛期。目前以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及番茄夜蛾 3 種夜盜蟲為害較重要。斜紋夜蛾與甜菜夜蛾密度較高,田間危害較猖獗,番茄夜蛾之發生密度較低,但會啃食花粉、鑽入莖、果內較具破壞性,銀紋夜蛾偶而發生,球菜夜蛾則在砂壤土之苗床或是旱田連作之苗期較易發生,發生較有區域性,密度也不高。
夜盜蟲發生密度與溫度、雨量及溼度有密切關係,會因高溫、低溫、連續大雨而降低。 20 -28 ℃ 為其發育適溫,乾旱期及暖冬宜特別注意大發生 。
夜盜蟲類害蟲之綜合管理
1. 物理防治:以設施栽培最理想或阻隔方法,配合捕殺成蟲、幼蟲,並檢拾卵塊或繭,以降低蛾類害蟲之族群。
2. 農業防治:可種植抗蟲品種,廢棄菜園或收穫後之菜園及時翻犁及灌水,殺死土中之幼蟲及蛹,以利有機栽培。
3. 誘殺燈之利用:夜蛾類因成蟲夜行性,可利用燈光誘集成蟲,以減少其交尾繁殖。
4. 性費洛蒙之利用:以已開發之費洛蒙配合燈光之誘集,可大量降低其族群之成長。其用法如表 2 。
5. 生物防治:天敵的利用,不論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敵之大量繁殖與釋放技術必須加強開發,以減少對農藥之依賴及降低對環境之污染,同時加強生物農藥之研發及應用,確保人類之健康。
6. 化學藥劑處理:開發低毒且對人畜安全之農藥,將對自然環境衝擊減到最少。必須恪守安全用藥之原則。並依植保手冊之方法,降低生產成本。
1). 噴藥時機:
鱗翅目之初齡幼蟲大多具有群集性,在 2 ∼ 3 齡前幼蟲尚未分散前 為噴藥最佳時機,甫孵化之幼蟲除群集之特性,且致死劑量少,可得事半功倍之效。鑽入性害蟲如青蔥甜菜夜蛾 , 豆莢螟等 , 在卵變色時立即噴藥防治效果最佳。 因此田間觀察成蟲活動及卵塊情況 , 以判斷用藥最佳時機是噴藥成功與否的首要工作。
2). 噴藥時間:
夜盜蟲類幼蟲愈趨老齡,晝伏夜出之習性愈明顯,建議於早上或傍晚噴藥較宜,以日落前噴藥效果較佳。
3). 噴藥位置:
許多殺蟲劑為胃毒性或接觸性,噴藥時應將藥液噴及全株葉片上下表面尤其是蟲體棲息處,老齡夜盜蟲有潛入土中棲息及化蛹之習性,應噴及心梢與葉背及畦上,畦上噴施可防幼蟲脫逃。
4). 用水量足夠:
殺蟲劑噴水量要足夠,蔬果類生長盛期以 25 公升 X4 桶 /10 公畝 (1 分地 ) ,噴到全株及畦上濕透,以增加殺蟲劑與害蟲之接觸及被取食之機會。
5). 水質要清潔、中性:
施藥用之水質以清潔、無雜質、中性較佳,近工業區廢水處理場之菜園,溝渠之灌溉水 PH 值常太高或太低不宜使用,以免影響藥效。
6). 噴藥時間之間隔:
應在作物生長初期或蟲害發生初期或害蟲密度低時,即開始噴藥,通常 1 週 1 次,蟲口密度高時則可較密集 5 天噴藥 1 次,並隨時掌控害蟲族群動態。夏天作物生長快速或成蟲密度高時 , 均應縮短噴藥間隔 , 以免新梢受害。
7). 粒劑宜先灌水增加效果:
施放粒劑前田間宜先灌水使用土壤濕潤,藥劑才能稀釋而被根部吸收,產生防治效果,也避免生育後期或採收期才溶解釋放而產生農藥殘留之虞慮。
8) 混合其他藥劑使用時應注意事項:
一般殺蟲劑及殺菌劑混合使用,殺蟲效果會降低 , 建議混合不得超過 3 種 , 混合後立即使用 , 不要放置過久 。
表 2 、利用性費洛蒙緩釋劑誘殺夜盜蟲雄蛾以降低田間密度
公頃用量 |
距離 ( 公尺 ) |
注意事項 |
||||||
---|---|---|---|---|---|---|---|---|
餌 |
盒 |
前後 |
左右 |
飛翔 |
||||
斜紋夜蛾 甜菜夜蛾 番茄夜蛾 |
5 ∼ 10 個 8 ∼ 11 個 8 ∼ 11 個 |
紅 藍 桔 |
紅 藍 藍 |
50 30 30 |
20 15 15 |
100 60 60 |
1.誘餌以 S 型固定於誘蟲盒內,每月更新一次。 2.誘蟲盒懸掛高度離地面 1 至 1.5 公尺 處,或作物生長點上方 50 至 60 公分 處。 |
1 性費洛蒙餌劑前端剪開,固定於誘盒內。 2. 不可同時將 2 種不同性費洛蒙置於同一個誘蟲盒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