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綠肥在休耕田的栽培利用
文/圖
吳昭慧、連大進
自古以來農民就知利用綠肥作物的種植以增加土壤肥力,而所用的綠肥種類繁多,包含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蓼科及菊科等,其中以豆科植物為最早利用及栽培最多的綠肥。豆科綠肥作物因根部可與根瘤細菌共生,能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素,掩施後可大大增加土壤中氮肥含量,對需氮肥較多之作物幫助甚多,實為優良綠肥作物。民國86年起政府推動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鼓勵農民休耕種植綠肥,至今台灣休耕面積已達26萬公頃。如何選擇適合綠肥作物以及適當栽培管理,以避免大面積栽培衍生病蟲害及雜草是當前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將針對豆科綠肥在休耕田的栽培利用作一介紹。
休耕田之豆科綠肥種類
台灣目前休耕制度主要以正期作為主,休閒期為輔,正期作包含第一期作及第二期作,其休耕期分別為2、3月至6、7月以及7、8月至10、11月,每一期作約有3.5至4個月。適合各縣市休耕田區種植之正期作豆科綠肥種類,第一期作有綠肥大豆、田菁、太陽麻、埃及三葉草、苕子、虎爪豆,第二期作有綠肥大豆、田菁、太陽麻、虎爪豆。
綠肥大豆生長情形 | 田菁生長情形 | 太陽麻生長情形 |
一、綠肥大豆
綠肥用大豆品種種類極多,包括黃豆、青皮豆、烏豆等,性喜溫暖潮濕,適應全省各地栽培,子實極具營養食品價值,根部根瘤菌具有固氮效果,莖葉含氮量高,為國內重要優良綠肥作物。每公頃播種量,視種子大小而定,小粒種(百粒重在12公克以下)30∼50公斤、中粒種(百粒重12∼18公克)50∼60公斤、大粒種(百粒重大於20公克)60公斤以上。綠肥用大豆掩埋期在播種後80∼100天之後(約豆莢青熟期)較適當,此時生質草量較高且肥效良好,若太早翻埋,生質草產量低且肥效較差。目前推廣品種有台南4號及台南7號。
1.台南4號
1999年育成,由青皮豆地方種選出。種子黃綠色,臍棕色,百粒重6∼10公克,子實粒小每公頃播種量僅需30∼35公斤,較一般大豆種子節省一半用量,可降低綠肥栽培之成本。株型直立,株高60∼108公分,最低莢位離地面達10∼12公分以上,可利用機械進行採種。花紫色,播種期2月∼8月,對栽培環境適應性大,播種後50∼60天可達到田面完全覆蓋,維持田間覆蓋時間120∼150天。生育80天之鮮草量20,000∼37,000公斤,植體含氮量113∼251公斤,適合水旱田一、二期綠肥栽培及在台南縣秋作種子繁殖生產。目前台南4號每年推廣栽培面積達25,000公頃以上,該品種適應春、夏季高溫多溼環境生長,植株沒有木質化的問題,種植之後,任何期間機械掩施都容易。
2.
台南7號
2002年育成,由綠肥大豆地方種選出。種子褐色,百粒重7∼9公克,每公頃播種量35公斤,株型初期直立,後期匍匐,主莖長度325∼372公分,花紫色,播種期2月∼10月,生育日數175∼210天,生育80天之鮮草量20,000∼45,000公斤,植體含氮量95∼211公斤。台南7號適合台灣各地區水旱田綠肥栽培,初期生長勢強,植體鮮草量高,耐濕又耐旱,對雜草抑制力優於其他綠肥大豆品種,生育期長田間覆蓋率完全,可供休耕田兩個期作綠肥栽培推廣,耐病蟲害、耐冷性亦強,11月上旬種植,生育90天時,每公頃鮮草產量達24,700公斤,不遜於其他冬季綠肥作物,故亦可作為冬季綠肥。
二、田菁
田菁又叫山菁或大菁,分佈台灣中南部,為當地水田的主要綠肥,一年生豆科,主莖直立,分枝少,葉為羽狀複葉,小葉35∼75片,對生於葉軸兩側,長2∼3公分,寬0.25∼0.50公分,呈長橢圓形。花簇生於葉腋,具長花梗,每梗著生2∼3花。種子橢圓形,綠黑色,根群較淺,而根瘤著生甚多。性喜高溫多濕環境,為少數耐濕性佳之豆科綠肥,於夏作雨季無法種植綠肥大豆之地區可種植田菁。唯春作初期低溫有礙成活率及生質草率,播種期不宜過早。一般於第一期水稻收穫前,均勻撒播於水稻行株間並舖稻草,或收割整地後撒佈種子,並用刈耙覆土。每公頃播種量20∼30公斤。田菁生育初中期,田間維持土壤濕潤度有助提高生質草產量。田菁掩施時間,以生質草產量達到最高且莖葉柔嫩多汁尚未木質化前翻耕為宜,過晚翻耕植株高大不易掩埋,且木質化不易腐熟,影響後作。一般適合掩埋時間,植株高約150∼200公分,春作播種後60∼80天;夏作及夏季休閒期播種約50∼70天,其地上部鮮草產量可達25,000公斤∼35,000公斤,肥料成份全氮含量為0.47%、磷酐0.12%、氧化鉀0.42%。田菁綠肥栽培近年來蟲害嚴重,必須採適地適作,以減少蟲害蔓延危害鄰田農作物。
三、太陽麻
太陽麻屬於豆科,蝶形花亞科,豬屎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稱印度麻、蘭鈴豆,原產印度,1928年由印度引進,為台灣蔗田及旱作田重要綠肥作物。太陽麻由於花呈金黃色著生於頂端花期長且花姿美觀,可美化田園具綠肥及景觀功能。植株直立,株高約250公分,葉為長橢圓形單葉著生,莢果為長橢圓形,內含種子6∼15枚,果莢後熟為黑褐色,種子為墨綠色扁腎臟形。適合栽培於新墾地或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栽培適期春作3∼5月,秋作9∼10月,每公頃種子量25∼30公斤。播種後約40∼50天開花,掩埋期以約在播種後60∼80天的盛花期或幼莢形成期為宜,此時每公頃鮮草產量為20,000∼30,000公斤,其肥料成份全氮含量為0.37%、磷酐0.08%、氧化鉀0.14%。太陽麻較忌水,栽培期間須注意排水,地勢低漥土地不推薦種植。
四、埃及三葉草
原產於小亞細亞,是一種生長迅速的溫帶一年生豆科牧草,株高60∼90公分,分枝6∼7枝,葉為三出羽狀複葉,小葉呈橢圓形,花為白色頂生頭狀花序,種子細小為黃綠色卵形。台灣於1976年引進試作,產量高於紫雲英,品質優良。目前作綠肥栽培用,性喜冷涼氣候,適合秋裡作綠肥栽培或彰化以北之一期作綠肥栽培。每公頃種子量10∼15公斤,由於種子細小,播種方式建議以撒播後淺耕覆土或不覆土為宜。
五、苕子 苕子又稱為野豌豆,為越冬一年生蔓性豆科植物,莖柔軟,葉為偶數羽狀複葉,末端具有攀緣的捲鬚,花為紫紅色總狀花序,種子呈黑色或深褐色圓形。性喜冷涼氣候,可作為秋裡作綠肥栽培或彰化以北一期作綠肥栽培。每公頃撒播種子量15∼20公斤,撒播隨即淺耕即可。苕子較不耐濕,低窪地區須注意排水。生育初期田土應保持濕潤以促進生育。當植株開花時即可掩埋入土,一般於秋裡作播種至翌年2∼3月即可翻犁,一期作播種於 4月上旬即可翻犁。每公頃鮮草產量約25,000∼30,000公斤。 |
|
苕子生長情形 |
六、虎爪豆
虎爪豆又稱富貴豆、藜豆,為多年生蔓性藤本植物,葉為三出羽狀複葉,小葉呈卵形或長卵形,花為暗紫紅色,莢果長約10公分,成熟時為深棕色或黑褐色,內含3∼6粒種子,種子呈長橢圓形或腎形,灰白色、黑色或斑點。性喜高溫多日照於低溫或潮濕地區不推薦栽培,目前以花東地區栽培較多。虎爪豆生長勢強,莖葉濃密,能有效防止雜草叢生,改善土壤理化性,增進地力。播種適期一期作為2月中旬∼6月下旬,二期作為7月上旬∼10月中旬。每公頃播種量為20∼40公斤。由於種子較大,一般採用點播方式播種,每穴播種1∼2粒,行株距75∼100 ×50∼60公分。虎爪豆為多年生生長期不受時間限制,一般播種後二個月田間可完全覆蓋即可掩埋入土,此時莖葉尚柔軟,較適合機械掩埋。每公頃鮮草產量約20,000∼30,000公斤。
休耕田之豆科綠肥栽培管理
綠肥為非現金作物,栽培以省工方式為宜,栽培時依綠肥種類及田地狀況分為整地及不整地播種。提高綠肥栽培的成功率已是休耕政策推行是否順利一大關鍵,因為成功的綠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量及肥分,將有利於後作管理。反之失敗的綠肥,由於發芽率不佳反而使雜草叢生增加後作管理上的困難。其種植方式及栽培注意事項如下:
一、種植方式
1.
水田撒播兼覆蓋稻草
利用水稻收穫之前1∼3日,將綠肥種子均勻撒播,水稻收割時之稻蒿細切撒舖田間,覆蓋綠肥種子,可減少一次整地費用並可維持土壤濕潤促進發芽,此方式適合任何綠肥作物。
2.
不整地撒播
水稻收穫後,土壤濕潤時,將種子直接撒播,利用濕潤的水促進發芽而不加任何覆蓋,此方式較適合田菁、埃及三葉草栽培。
3.
整地撒播栽培
粗整地後,將種子均勻撒播後,再細整地一次,此方式適合任何綠肥作物包括綠肥大豆。
4.
機械整地條播
前作收穫後即行整地,利用曳引機或中耕機附帶播種器,進行作畦或平畦播種,最適合綠肥大豆。
5.
整地點播
前作收穫後即行整地,採用人工播種,利用於種子較大的綠肥,例如虎爪豆一般採用點播方式播種,每穴播種1∼2粒,行株距75∼100
×50∼60公分。
二、栽培注意事項
1.
播種時注意土壤濕潤度
土壤過度潮濕積水,種子容易腐爛,過乾則發芽延遲出土不整齊。適當濕潤度是最佳播種條件,即在灌溉之後(約灌水後3∼5天)當機械可以進行整地時之土壤含水量,立即整地進行播種最容易發芽。
2.
播種前應注意天氣狀況
避免播種之後3天內下雨,所以播種前應注意天氣狀況,減少因下雨土壤浸水造成種子腐爛。
3.
覆土深度宜淺
種子撒播後,機械覆土深度愈深,種子出土愈困難,而且發芽日數延遲。適宜覆土深度約2∼5公分,超過這個深度,種子出土率明顯降低,影響到綠肥栽培成敗關鍵甚大。
4.
田間撒播落點須均勻
正確種子撒播方式,最好不要怕麻煩,先將整塊田區分成數小區,依每小區種子平均分配數量分成數小包,然後均勻撒播,確保每平方公尺種子落點數有25∼40粒以上。
5.
種子品質
採用農改場推薦綠肥大豆品種或採種田生產合格之種子,確保種子發芽率90%以上,以及植株優良生長勢。
6.
使用性費洛蒙誘殺盒減少蟲害
休耕田綠肥一般都沒有噴殺蟲劑,致蟲害發生漸趨嚴重,為減少綠肥大豆田蟲害發生,建議在播種後一週內,在田的四週每公頃插置性費洛蒙誘蟲盒5∼10支,可有效降低斜紋夜盜蛾幼蟲的危害。
結語
現代的農業依靠高投入的無機化學肥料,及化學合成農藥來防治病蟲害,並走向擴大單一作物栽培的方向來生產作物。在這種農業生產方式雖然帶動了作物生產力,但是由於單一作物大量的生產,常常導致該作物生產過剩,影響產品價格及農家收益。相對的,由於傳統性綠肥栽培及有機質肥料使用不再被重視,造成農業許多負面作用所衍生的問題反而更大,諸如加速土壤沖刷、病蟲害滋生為害愈烈,農業生態環境大受破壞逐漸喪失土地原有生長機能。因此,農業永續性經營已成為先進國家追求農業生產方式的新方向,而豆科綠肥已在休閒養生農業扮演積極重要的角色,且關係到我們的子子孫孫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們不應忽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