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溫秀嬌
方福松經營「比可蘭園」強調市場取向要求多花性重視商品包裝
位台南縣新營市卯舍一∼六號的方福松,一家四口是住在設計新穎約六十坪的木屋裡,對能住在這種像童話故事書裡所畫白雪公主住的房屋,他們一家人過得很快樂。
「我只是一個專業農民而已,但能住在自己設計且喜歡的房子裡,旁邊又是我工作的蘭園在居家工作兩相宜情況下,我覺得很滿足」,擁有一千三百坪農地和二棟蘭花溫室的方福松,不但對設計溫馨,四週環境花木扶疏的住家滿意,對工作亦有一份憧憬與專注。
為什麼要把自己經營的蘭園取名「比可」?原來方福松和結婚五年的妻子,對自己生產的蘭花要求是多花性,最好能像孔雀(Peacock)羽毛般的美麗,因此就取其孔雀的英文名譯為蘭園之名。
「多花性」很重要嗎?方福松猛然點頭,這是它種了十五年蘭花悟出來的經營理念,他種出來的花都似中國祖母式的多子多孫。
同時為了讓這種一棵看起來就繁花似錦的花卉能有更高的商品價值,他和心目中蕙質蘭心的妻子設立有「蘭花禮品部」,也就是把開了花的蝴蝶蘭等用精美的禮籃彩帶....等包裝起來,讓它看起來「像一份禮物」。
他們這份讓消費者「購買喜悅」的經營方式是很討人喜歡的,正因為有抓住消費者的心
,今年春天
,在台南區農改場辦理的農特產品展售會上他們代表新營市農會來展售花卉三天,就賣出將近三百盆「禮籃」,真令人訝異。
方福松是嘉南藥專藥學科畢業的,藥學科畢業者何以往栽培蘭花途上走?「藥學和農業在某一部分應是相通,再說我對美工設計一向有很濃厚興趣」,自稱在唸書時就是美術社團社長的他還說,他在民國六十七年學校畢業並當兵回來後,曾做過幾年溫室搭設的工作,唯在那時期種蘭花的業者接受溫室栽培的觀念者還不是很多,所以後來跑了幾年就索性收山,乖乖的自己躲在自己建的溫室裡種起蘭花來。
唯對溫室設計他並沒因而放棄其興趣,去年他利用青創貸款的三百萬元,再度為自己設計出一棟二百坪的溫室「這棟溫室有百分之七十是我和我太太建起來的」方福松說其餘的百分之三十因屬建築結構,必須動用到機械托吊等,所以就委請他人幫忙「當然有七成是自己動手做,也是因為一時找不到工人啦!」擁有兩個稚齡孩子的方太太在旁補充說。
方福松說他設計的這棟溫室因具有「本土性」,所以曾想申請專利專利權,但因在國內要申請專利權者要具備不少文件在幾番折騰下,他後來也就放棄擁有專利權的念頭。
不過他心目中仍認為他設計出來的蘭花溫室有特色。特色在那裡?他說,荷蘭的溫室遮蔭網在室內,如此的設計會使室內濕度提高,所以是只適合 溫帶國家的,日本的溫室遮蔭網雖在室外,但卻是整件披貼在屋頂上的,這樣的設計還是不適合亞熱帶的台灣,「於是我就採把遮蔭網在屋頂上架高的設計,如此既遮陰又因通風而收散熱效果」。這種把遮陰網架高的設計在方福松心目中,也許便是具有「本土性」的特質。
台灣人種蘭花 ,尤其是栽培蝴蝶蘭者有外銷潛力嗎?「看以後我是不知道啦,但這一、二年若能栽培出小苗,日本人是需要的」,據他了解今年日本人向台灣訂購七十萬株的小苗。
對栽培小苗,方福松認為既使在國內市場也是有潛力的,「因為小苗看起來很古椎」對時下生活空間愈來愈狹小的現代人而言,能在小空間理擺上幾盆小綠葉,看起來也滿有朝氣的,目前它一年栽培有三萬棵左右瓶苗,其中一萬棵小苗就是銷國內市場。
在方福松經營的新舊二棟溫室裡 ,棵棵蘭花都長既清翠又健康 ,這有什麼絕竅嗎?「栽培環境靠累積經驗方福松簡單的如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