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專訊第44期:15~18頁(2003年6月)

台南區番茄病毒病的種類及分佈

文/圖   彭瑞菊 鄭安秀

 

前言

    台南區(雲嘉南)為番茄主要的栽培區,90年栽培面積達2,570公頃,佔台灣地區栽培面積的57.6。影響番茄生產之主要病蟲害有青枯病、細菌性斑點病、根瘤線蟲及病毒病,其中以病毒病危害最大。番茄病毒病主要病原有:番茄嵌紋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胡瓜嵌紋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茄捲葉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馬鈴薯病毒Y(Potato virus Y;PVY)及番茄斑點萎凋病毒(Tomato spottd wilt virus;TSWV)。除了番茄嵌紋病毒由機械傳播外其餘四種病毒均可經由媒介昆蟲傳播,胡瓜嵌紋病毒及馬鈴薯病毒Y可經由蚜蟲傳播,番茄捲葉病毒只經由一種媒介昆蟲,即銀葉粉蝨(Besisia argentifolii)傳播,番茄斑點萎凋病毒經由薊馬所傳播。本實驗主要是調查雲嘉南地區病毒種類、分佈及發生情形。

病毒病害病徵

番茄病毒病病徵:蕨葉

番茄病毒病病徵:蕨葉

植物病毒病害會造成作物產量減少,引起經濟損失,番茄病毒病害造成的病徵為嵌紋、蕨葉、叢生矮化、黃萎嵌紋及番茄葉捲曲、黃化,果實變小、果實褐變、產量損失,有時甚至高達100  

病毒病害的調查

採樣

    自民國90年12月至92年元月在雲嘉南番茄栽培田,每一栽培田逢機採樣疑似病株10-15個樣品,其中番茄嵌紋病毒(ToMV)、胡瓜嵌紋病毒(CMV)、馬鈴薯病毒Y(PVY)及番茄斑點萎凋病毒(TSWV),以血清進行酵素連結免疫分析,而番茄捲葉病毒(TYLCV)以專一性引子對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檢測。

檢測

酵素連結免疫分析Enzyme linked immunosobent assayELISA

    依Koening之方法,進行間接酵素連結免疫分析,以10倍量(W/V)之coating buffer(1.59g  Na2CO3, 2.93g  NaHCO3, 0.2g NaN3, 1 L H2O, pH9.6 )研磨番茄葉片,取200µl 置入微量盤之孔穴中,於37℃ 靜置4小時,以PBST(1 L PBS, 0.5 ml Tween-20, pH 7.4)水洗三次並加入200µl 以conjugate buffer(2%PVP-40, 0.2﹪ ovalbumin , 1L PBST)稀釋200倍之ToMV、CMV、PVY及TSWV之抗體(購自弋東公司),於37℃ 靜置4小時,以PBST水洗三次並加入200µl以conjugate buffer稀釋10,000倍之抗體免疫球蛋白標識鹼性磷酸酵素(goat anti-rabbit IgG alkaline phosphatase conjugate), 於37℃ 靜置4小時,以PBST水洗三次,並加入200µl 以基質緩衝液(substrate buffer, 97ml diethanolamine, 800 ml H2O, 0.16g NaN3, pH9.8)配置之鹼性磷酸酵素基質(4-nitrophenolphosphate Dinatriumsalz),反應10-60分鐘,以ELISA測讀儀(Microplate Reader Σ960, Metertech)測讀在波長405 nm之吸收值。

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取植物葉片0.2g,加入2ml TE 緩衝液(50Mm Tris-HCl, pH8.0, 10mM EDTA, pH8.0),磨碎離心14000g、30分鐘,吸取50µl上清液至微量離心管中,至於4℃冰箱30分鐘,去除上清液,再用200µl TE緩衝液清洗微量離心管3次,之後微量離心管上會吸附DNA,直接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檢測。

TYLCV由專一性引子對(GCP1/GCP2)由國立中興大學胡仲棋老師提供,[GCP1(+)序列為5’ ggCATgCCATggCgAAgCgACCCgCCg 3’;GCP-2(-)序列為5’ gCgCggATCCTTAATTTTgTATCgAATCATAg  3’ ]。反應溶液20µl中,包括1µl引子(+)及(-)0.5mM dNTPs,2.5mM MgCl2及0.5µl Tag DNA聚合酶,於HYBAID 熱循環反應儀(PCR EXPRESS HYBAID),設定反應時間如下:94℃,5分鐘;維持80℃加入Tag DNA聚合酶,94℃,3分鐘、45℃,5分鐘、72℃,5分鐘,一個循環後;94℃,1分鐘、50℃,1分鐘、72℃,分鐘,30個循環,最後以72℃,5分鐘進行一個循環後維持在25℃。反應完成後進行電泳法進行分析,其程序乃遵照一般分子生物技術進行。  

番茄病毒病病徵:黃化

番茄病毒病病徵:黃化

番茄病毒病病徵:嵌紋

番茄病毒病病徵:嵌紋

番茄病毒病病徵:捲曲

番茄病毒病病徵:捲曲

番茄病毒病病徵:果實褐變

番茄病毒病病徵:果實褐變

偵測結果

  雲嘉南三縣市20個栽培番茄的鄉鎮,包括台南市、台南縣12鄉鎮、雲林縣2鄉鎮及嘉義縣5鄉鎮,共採樣132個園區1380個樣品,其中503個樣品檢驗到ToMV861個樣品檢驗到CMV376個樣品檢驗到PVY1015個樣品檢驗到TYLCV(見表一),四種病毒均未檢測到的有9個樣品。近兩年來由於氣候乾旱,銀葉粉蝨發生嚴重,由表一可知目前發生最嚴重的即是TYLCV,再來才分別是CMVToMV,發生最輕微的是PVY,而在田間並無發現TSWV

表一、台南區番茄病毒病的種類及分佈

縣市 採樣園數 採樣數 ToMV CMV PVY TYLCV 未檢測到病毒
台南市 7 72 25(34.7%) 63(87.5%) 22(30.6%) 62(86.1%) 0
台南縣 72 769 287(36.1%) 49(63.8%) 254(33.0%) 551(71.7%) 5
嘉義縣 50 519 190(36.6%) 291(56.1%) 92(17.7%) 385(74.2%) 3
雲林縣 3 20 1(5.0%) 16(80.0%) 8(40.0%) 17(85.0%) 1
合計 132 1380 503(28.1%) 861(71.85%) 376(30.33%) 1015(79.25%) 9

註:括號內數字為罹病毒率

 

至於各縣市的分佈情形:台南市以CMV感染比例最高為87.5,其次為TYLCV86.1,再來是ToMV34.7PVY則為30.6。台南縣以TYLCV感染比例最高為71.7,其次則是CMV感染比例為63.8,再來則是ToMV感染比例為36.1,最輕微PVY33.0。嘉義縣TYLCV感染比例最高為74.2,其次則是CMV感染比例為56.1,再來則是ToMV感染比例為36.6,最輕微PVY17.7。雲林縣的分佈情形與其他縣市相同,其感染最嚴重的病毒為TYLCV85,其次CMV感染率為80.0,其次PVY 40,最後則為ToMV 5。平均ToMV28.1CMV71.85PVY30.33TYLCV79.25

由表一可知,目前台南場轄區(雲、嘉、南三縣市),番茄田罹病毒情形都很嚴重,而且在調查時常常有複合感染的情形,有時感染兩種甚至兩種以上的病毒,尤其是TYLCV,在銀葉粉蝨的密度高居不下時,TYLCV發生特別嚴重高達79.25,所以對於銀葉粉蝨的防治顯得特別重要。另外可藉由機械傳播及蚜蟲傳播的CMV發生亦相當嚴重71.85,對於傳播之媒介昆蟲亦需加以防治,另外農民操作時機械傳播亦需加以防範。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

    由於ToMVCMVPVY均可經由機械傳播,近年來在田間調查的結果發現感染此類病毒大都是藉由農友在整枝、摘除側芽時的機械傳播,一植行中若有一、兩株罹病,藉整枝摘芽就可迅速傳播開。而且番茄屬於週年可栽培的作物,田間寄主與媒介昆蟲周年不間斷,蚜蟲及銀葉粉蝨在乾燥的氣候蟲口密度不斷增加,病毒病害危害猖獗。

防治方法主要為選用抗病品種、避免機械傳播、選用健康種苗、發現病株及早拔除、防治媒介昆蟲如蚜蟲、薊馬及引起番茄捲葉病毒病之銀葉粉蝨。目前銀葉粉蝨推薦藥劑有10.4貝賽益達胺水懸劑及20亞滅培可濕性粉劑,噴藥時宜注意噴及葉背蟲體棲息處,且由苗期開始防治。 

結語

   番茄病毒病在雲嘉南地區番茄栽培區發生嚴重,已經成為影響番茄栽培經濟收益的最主要因子,病毒病害迄今無法以藥劑防治。由本實驗也得知TYLCV在近兩年來為最主要的病毒,防治媒介昆蟲銀葉粉蝨刻不容緩,其他病毒主要藉機械傳播,筆者曾於官田鄉發現整區都罹患CMV,主要就是摘心時機械傳播,所以番茄小苗罹病毒時應及早拔除,若較大株之成株罹病,在整枝摘心時最好先跳過,等全行都摘完再行整理這些罹病株。

 

裝飾圖回首頁              裝飾圖回出版品             裝飾圖回台南區農業專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