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專訊第4期:23~25頁(1993年6月)

訪劉成富農友談山蘇花切葉經營及產銷

文/圖 毛賢宗、莊淑麗 

山蘇1台灣經濟繁榮,生活富裕,家家戶戶利用庭院空地植樹栽花,室內盆養、插花的風氣越來越盛,蔚為風尚。許多台灣土生土長的的野生樹種也被利用為盆景或切花材料,山蘇花就是其中的代表。台灣山蘇花屬於鐵角蕨科、鐵角蕨屬,又名鳥巢蕨、雀巢羊齒、芭蕉蘭及歪菜頭等名稱。為多年生大型蕨類植物,主要分布於1500公尺以下低海拔闊業樹林山區,生性畏寒,原生的台灣山蘇著生於樹幹、岩壁及稀疏光線透入的地面。台灣山蘇花成熟後,葉片可長達一公尺以上。葉表面皺曲有致,色澤翠綠欲滴,經常被插花人士利用為插花配材,陪襯紅花,相得益彰。嫩葉尚供食用,猛火爆炒,饒有野味,據稱兼具有利尿、敷傷的功效。

人工栽培山蘇三年有成

早期山蘇花材料依賴入山採擷,人工培育極少。山採的產量及品質均難以控制,且破壞自然生態,住在台南縣柳營鄉太康村57號劉成富農友,從79年開始在台南縣柳營鄉第12區段花卉專業區栽培台灣山蘇,利用人工培育約10000株(0.38公頃),去年年產量約150,000片葉片,成為台灣生產山蘇最多的農戶。將來10000株陸續成株,產量尚可再增加。談到劉成富農友創業的經過,有一段曲折的心路歷程。原來劉農友高中就讀曾文高中畜牧科,高中第三年開始學以致用,一方面唸書,一方面養雞,每次飼養土雞3000頭,一年養3∼5批,後因服兵役而中斷,退伍後繼續養雞。73年依據核心山蘇2農民培育計畫,由柳營鄉農會推薦遴選至嘉義農專農場管理進修,在校期間及畢業(75年)以後數年間協助父親經營輾米廠、飼料加工、耕農及養雞。79年政府於柳營鄉第12區段成立花卉專業區劉農友膺任為班長,肩負組班,協調及推動班隊運作。劉成富農友除輔導花卉班栽培各種不同花卉外,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與調查節結果,認為山蘇花還很少人栽培,國內需要增加,日本市場需求殷切。且山蘇葉片姿態優美,很適合作切花材料,如果能進行人工栽培,當可穩定產量和品質,又可美化環境,避免污染及不必山採,自然也不會破壞自然生態,一舉數得,是一種很有前景的事業。79年迄今,每年栽培數量維持在10,000株左右,植株持續成長,產量也逐年提高。

產品銷往北部

山蘇3山蘇如從幼苗(葉長10cm)開始算起,約經20個月葉片成熟,才能出售,所謂成熟,即指葉片在30cm以上,以40∼90cm最受市場歡迎。每年11月至翌年2月發葉率最高,發葉後經過8個月才成熟。換言之,每年7∼9月是生產旺季。這段期間,每株每月可長4葉,其餘月份每株可長2∼3葉。全年每株可生產葉片24葉以上,全年均可供貨。劉成富農友生產的山蘇葉片大部份批發給台北濱江花卉市場,少部分在新營地區零售。日本市場需求量甚大,但需定期定量供應,將來如欲發展日本外銷市場,還必需聯合其他種山蘇的農友,才能確保貨源與數量,進一步突破外銷瓶頸。

栽培管理關係切葉品質

山蘇屬陰性蕨類植物,目前以切葉作插花配色材料為主,管理以促進葉片及植株生長,提高葉片品質為標的。山蘇性好高溫、多濕、畏寒,需肥性強。栽培管理作業應注意下述幾項:

利用網室栽培1.遮陰:不遮陰時,葉片易發生日燒現象。劉成富農友利用網室栽培,具有兩層遮陰網,可機動調整遮陰率。春季遮陰60 左右,夏季70%,冬季減至50 左右即可。

2.多施有機肥:山蘇需肥性強,宜多施有機肥,拌合介質,能促使植株生育良好。化學肥料以施用硝酸態氮或尿素態氮為宜,補充液肥能增快生長速率。

3.噴灌:經常保持葉片濕潤,不但可使山蘇生意盎然,且可避免介殼蟲發生。視實際情況,一天噴水1∼2次,若有噴霧設備更理想。

4.防寒:山蘇畏寒,日夜溫度20/15℃時,植株生長呈緩慢,葉片黃化,多壞疽,冬天應有防寒措施。

5.病蟲害防治:蟲害以斜紋夜蛾為主,可使用性費洛蒙漆殺雄成蟲,效果不錯,又不虞農藥殘毒。病害較少,預防措施可使用大生類農藥消毒。

綠葉培襯紅花前景看好

山蘇葉片以其翠綠,皺曲有致,耐久性良好為良好插花配材。目前國內市場功需平穩,愈來愈多的人喜愛,而國外市場需求殷切。除切葉外,嫩葉尚可供食用,以饗饕客,展望未來發展潛力大。惟國內栽培正在發軔階段,生產技術需進一步改進。拓展外銷先要確保源源不斷的貨源及維持一定水準的品質,凡此都有待開發和突破。柳營鄉12區段花卉班除山蘇花,還有非洲菊、滿天星、黃孔雀、天堂鳥、雲南菊等各種花卉生產,亦都有初步良好成果,目前已一步一步茁壯中,儼然一新興花卉產區,三年來承蒙各級政府、農會、學術試驗改良場所、中國農民銀行、四健協會的協助,併於此誌謝。

裝飾圖回首頁              裝飾圖回出版品             裝飾圖回台南區農業專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