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專訊第37期:13~16頁(2001年9月)

番茄與馬鈴薯晚疫病

/  鄭安秀

前言

晚疫病(Late blight)由病原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所引起,18451860年間造成100萬人死亡、164萬人移民的愛爾蘭大饑荒,它是罪魁禍首,以馬鈴薯為主食的800萬愛爾蘭居民因馬鈴薯晚疫病的肆虐,15年內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晚疫病一直是溫帶地區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馬鈴薯及番茄,台灣地區屬亞熱帶,台南地區的冬天又屬較乾旱的季節,故1998年以前,轄區內種植的馬鈴薯及番茄極少發生晚疫病。近年來由於致病力強而具有抗藥性的新菌系出現,晚疫病已成為冬、春兩季,番茄及馬鈴薯最主要病害,常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本文將近年來台灣植物病理學者及專家對晚疫病的研究結果彙整,籲請農友能對晚疫病有正確的認識,把握防治適機,減少無謂的損失。

晚疫病的發生生態及其病原菌

晚疫病與其他土壤傳播性疫病不同,其主要的傳播途徑來自空氣流動、風雨飛濺或人畜攜帶,可於短時間內做長距離傳播。病原菌的菌絲或卵胞子殘存於馬鈴薯塊莖或番茄種子上,為本病害的首次感染源。病原菌菌絲會產生分叉的孢囊柄,其上著生檸檬狀頂端有乳頭狀突起的孢囊,在1215℃且有水分的環境下釋放出游走子,游走子能藉水膜游動。孢囊與游走子是疫病菌的侵染器官,遇到寄主組織後發芽侵入感染。病原菌菌絲生長溫度為529℃,最適溫度為1721℃,故低溫、高濕(1622℃,相對濕度90%以上)的氣候環境最適合病害發生,又降雨加上風力則助長其快速蔓延,當氣候環境適宜時,極短時間內可造成馬鈴薯與番茄全園廢耕。

馬鈴薯晚疫病罹病田全園乾枯(安寶貞博士提供)
馬鈴薯晚疫病罹病田全園乾枯(安寶貞博士提供)

番茄晚疫病導致全園乾枯
番茄晚疫病導致全園乾枯

晚疫病病徵

番茄與馬鈴薯全株均會罹病,包括葉片、葉柄、莖、花及果實,連馬鈴薯的地下塊莖也會遭受感染。寄主葉片遭受感染後,首先出現水浸狀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濕度大或降雨時,病斑迅速擴大成為灰褐色的壞疽斑,葉片背面的病斑周邊會長出白色黴狀物,為病原菌的孢囊梗與孢囊,不久整個葉片呈深褐色,有如熱水燙傷狀,且有霉腥臭味,如果天氣乾燥,病斑的擴展會受抑制,葉緣變成乾枯捲曲,病原菌生長停止,若再下雨而溫度低,病原菌又恢復生長,病斑再繼續發展;莖部受感染後,初呈現暗綠色水浸狀斑點,在多濕的環境下病斑迅速擴展,病組織邊緣也會出現白色的黴狀物,最後罹病莖部轉成暗褐色並縊縮折倒,患部的上位葉片隨之萎凋乾枯;番茄果實被害後,開始呈現灰綠色水浸狀斑點,逐漸擴大到半個果實後呈褐色堅硬的波浪紋狀,潮濕環境下罹病果實上也會產生白色黴狀物,但不軟腐。

番茄晚疫病果實上白色黴狀物
番茄晚疫病果實上白色黴狀物

番茄晚疫病葉部病徵
番茄晚疫病葉部病徵

番茄晚疫病果實病徵
番茄晚疫病果實病徵

馬鈴薯晚疫病葉部病徵(安寶貞博士提供)
馬鈴薯晚疫病葉部病徵(安寶貞博士提供)

番茄晚疫病莖部病徵
番茄晚疫病莖部病徵

馬鈴薯晚疫病種薯病徵(安寶貞博士提供)
馬鈴薯晚疫病種薯病徵(安寶貞博士提供)

罹晚疫病之馬鈴薯種薯 (安寶貞博士提供)
罹晚疫病之馬鈴薯種薯 (安寶貞博士提供)

晚疫病病原菌新菌系的出現

台灣馬鈴薯與番茄通常種植於冬季,尤其台南地區的冬季雨量少,故十餘年來平地栽培的馬鈴薯與番茄從未發生嚴重的晚疫病。199712月中旬至19984月間,台中后里馬鈴薯田嚴重發生晚疫病,並逐漸向外蔓延,全省馬鈴薯及番茄產區陸續傳出疫情,台南、嘉義及雲林三縣的馬鈴薯及番茄,台東鹿野、關山及池上地區的番茄也無法倖免於晚疫病的危害。或許因十餘年來晚疫病的發生輕微或局部性,致使大部份的農民對晚疫病的認識不足而疏於防治,但主要還是因為病原菌菌系變異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安寶貞博士等人將1997年以前保存的舊菌系與1997年以後分離到的新菌系加以比較,結果顯示雖然新舊菌系的型態與大小相似,但兩者的病原性、菌絲生長溫度、抗藥性都有顯著的不同。新菌系較耐高溫,可以耐28-29℃,舊菌系最高只能耐25-26℃,在晚疫病菌最適生長溫度20℃下,新菌系生長速率約為舊菌系的1.4倍;舊菌系對晚疫病的防治藥劑鋅錳滅達樂、依得利、達滅芬、亞托敏、鋅錳歐殺斯、4-4式波爾多液都沒有抗藥性,新菌系對後四種藥劑尚無抗藥性,但對普遍使用的鋅錳滅達樂則具強烈抗性,對依得利也有稍許抗性;分離自番茄之舊菌系僅對番茄具有病原性,分離自馬鈴薯之舊菌系則對兩者具病原性,但新菌系對番茄及馬鈴薯均具有強的致病力。

馬鈴薯及番茄晚疫病的防治

預防重於治療,這是病害防治的重要原則,所以防治晚疫病首先需從帶菌馬鈴薯種薯及番茄種子的檢疫工作上著手,為何會造成1997年底馬鈴薯晚疫病的大發生?因有新菌系的出現,又新菌系從何而來?讓人不禁要問,是否來自進口新鮮薯塊?本病原菌在世界各馬鈴薯產區已普遍存在著A1A2二種配對型,此二種配對型會進行有性生殖產生卵孢子有利於病原菌的殘存與變異,目前台灣僅存A1一種配對型,在田間較不易進行有性生殖,病原菌的變異性較小,安寶貞博士表示1997年底台灣發現的新菌系亦為A1配對型,只是致病力較強且對滅達樂產生抗藥性,篩選新藥劑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若A2配對型也隨進口新鮮馬鈴薯薯塊進入台灣,那後果將不堪設想。除檢防疫單位及學者專家需加緊腳步研發快速檢疫技術嚴防A2配對型進入台灣外,更需呼籲種苗業者正視晚疫病的可怕破壞力,徹底做好馬鈴薯及番茄採種田的晚疫病防治工作,生產健康種薯與種子。

晚疫病於陰雨綿綿的冷涼季節最易發生與蔓延,何時為施藥適期?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黃德昌博士於鹿野地區進行番茄晚疫病田間防治試驗結果表示,病害發生輕微時開始施藥就能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與蔓延;又氣溫低常有陣雨,植株生長茂盛、通風較差、易積水區段發病較嚴重,顯示氣候因素及田間微氣象條件直接影響晚疫病的發生與蔓延,故改善田間排水與通風也是預防晚疫病的重要措施。

針對晚疫病病原菌新抗藥性菌系的出現,何種藥劑具有防治效果?依據農業試驗所、台中、台南及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田間藥劑試驗結果顯示,23%亞托敏水懸劑1000倍、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4000倍、4-4式波爾多液及植物保護手冊中馬鈴薯晚疫病的推薦用藥83%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倍,番茄晚疫病的推薦用藥75%四氯異苯睛可濕性粉劑500倍、80%免得爛可濕性粉劑500倍、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400倍、72%鋅錳克絕可濕性粉劑500倍對馬鈴薯及番茄晚疫病均有顯著的防治效果。施藥時建議藥劑添加展著劑,藥液需噴及全株,低溫多濕的時期,每57天施用一次,每次只需使用一種藥劑,但需嚴守藥劑的安全採收期,為避免誘發病原菌的抗藥性,應選擇二至三種不同類型藥劑輪流使用。

番茄晚疫病田間藥劑防治效果(左:施用達滅芬、右:對照無施藥)
番茄晚疫病田間藥劑防治效果(左:施用達滅芬、右:對照無施藥)

結語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再次認識馬鈴薯及番茄晚疫病,定能做好防治的工作。本病害主要發生在冷涼且潮濕的季節,連續陰雨加速病勢的擴展,故應密切注意氣象預報,在冬春之際將有連續陰雨的氣候出現之前,立即施藥,即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與蔓延。如田間已有病害發生,除需立即施藥外清園工作更不可少,降低田間病原菌密度永遠是防治病害成功的一大秘訣。又田間出現可疑病害應隨時與農業改良場及試驗單位聯絡,採取正確的防治措施,才能將危害降至最低。

裝飾圖回首頁              裝飾圖回出版品             裝飾圖回台南區農業專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