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專訊第35期:22~25頁(2001年3月)

90年傑出農民農家婦女台南區榮譽榜

/盧水生  圖/黃鵬戎  

台南縣六甲鄉-莊竣欽先生

嘉義農專園藝科畢業,曾服務於本場農業推廣中心,在工作中學習農業科技新知,77年毅然辭去公職回鄉傳承農業的經營。在火鶴花的領域中,對種苗培育、品種更新、介質選定、栽培管理、多向銷售及外銷推展等都有傑出的表現。擔任六甲鄉花卉產銷第一班的班長,由於栽培管理技術無私的傳授,班員原僅7名,栽培面積4.2公頃,擴展至目前班員28名,面積已達15.36公頃,帶動農村經濟的繁榮,成效卓著。

台南縣六甲鄉-莊竣欽先生

莊君不但在火鶴花產業經營成功,且為人隨和,平日與全國花農保持密切聯繫,率先響應農業新政策,策動組成台灣火鶴花產業策略聯盟,並獲選為創盟第一任理事主席,目前正積極探討火鶴花外銷品種、推展外銷管道及數量,以築起台灣火鶴花產業的軟性堤防。

嘉義縣太保市-章居旺先生

章君為太保市有機米產銷班的班長,領導班員配合農會指導,貫徹班有機米之生產。由於有機米標榜自然農法栽培,深入觀察研究後將二期作延後7天插秧,錯開褐飛蝨發生最高峰期,有效降低其為害率;選擇較抗稻熱病及褐飛蝨之台梗2號品種,並由本場提供原種,自行採種供班員使用;慎選使用多種有機肥材料,增加土壤矽酸元素,改良土壤地力;插秧、採收均採共同運作順序進行,並共同選定稻穀採收機及乾燥機等進行採收乾燥作業,確保班生產的有機米品質。

嘉義縣太保市-章居旺先生

章班長對艱困的有機米生產本著水牛精神,大力奔走促使班員團結一致,再創台灣水稻產業的第二春,並獲得88年下半年及89年度有機米產銷班考評特優,殊值做為全國有機米產銷班營運的典範,該班生產的有機米配合農會共同建立太保市農會品牌,目前已行銷全國,是最受消費者肯定的有機米品牌。

嘉義縣竹崎鄉-林三丕先生

73∼83年間參加茶業的講習訓練,從栽培技術到師資培育,從茶業品評到官能檢定成績及格,對茶產業的專業技術養成完整。茶園在法定宜農牧地種植,利用石頭砌塊,砌平台,築成階梯式茶園,做好水土保持措施,適合機械化栽培,採用準自然農法生產,並由日本技師指導自製有機液肥,以高壓打入土壤方法,讓土壤完全吸收肥料,節省用水量;率先購入真空包裝機及室內自動加溫機,提供茶農包裝作業服務;以消費市場為導向,精心研究栽培與製茶技術,提高茶葉品質,參加品質品鑑榮獲多次優勝之紀錄。

嘉義縣竹崎鄉-林三丕先生

在茶葉建立品牌方面自行製作圖樣,註冊「旭展茗茶」商標,產品分級包裝,深獲消費者好評,並成立展示中心及門市部,以直銷方式提高收益。在焙茶技術上,利用可調式自我變壓器裝置,裝上竹焙籠焙火恆溫焙籠,提升培茶品質並減少攪拌次數,避免焙火失敗率。對於茶葉殺菁過程及時間也不斷的研究改善,使製成茶葉更能保鮮、保色及保香,確保品質。以其製茶技術長期協助阿里山、太和、樟樹湖等茶區產銷班,使大阿里山地區茶業的發展有全面性的受益。

嘉義縣布袋鎮-周金星先生

嘉義縣布袋鎮-周金星先生

42年出生,國小畢業,在74年一次車禍造成右腳受傷,粗重工作難以勝任,一個偶然機會接觸到蘭花育種代工,從此投入蝴蝶蘭的產業,迄今14年。在沿海地區栽培蝴蝶蘭要克服很多困難,周君與嘉義大學、本場專家保持密切聯繫,勤於奔走請益,研發登錄有蝴蝶蘭12個品種登錄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年供應蘭友新品種瓶苗6萬支以上,自行配製微量元素肥料,控制蝴蝶蘭品質以符合外銷標準。

周君從育種代工進而成為一貫作業生產,對其溫室內之溫度與通風設施均自有一套構想,提供廠商施工時採用,產品七成外銷,三成內銷,進行嚴格品質管制,產品在市場競爭力強。熱誠提攜後進,組成布袋鎮花卉產銷第二班,擔任班長,在班內做技術專業項目的傳承,使班員分別從事育種、育苗、栽培等專業去發展,利益不相衝突,創造沿海布袋鎮的產業新奇蹟。

雲林縣西螺鎮-程昆生先生

雲林縣西螺鎮-程昆生先生

83年為保障生產者,提供消費者健康、安全的蔬菜,組織同好成立產銷班,並擔任班長。配合市場需求,每半個月召集班員召開生產規劃會議,規劃「階梯式」生產,穩定資源之供應。採生產資材如種子、有機肥、農藥等共同採購,班利用蔬菜播種機播種,減少種子量及疏苗費用。按蔬菜生產期分前期可使用12天以內較長性、後期用6天以內較低毒的農藥,控制班員誤用農藥之機率;改進使用32目白色沙網(原研究採用塑膠板)隔離黃條葉蚤,並發現連續3天浸水可殺死該蟲幼蟲,防止為害鄰區及降低該蟲密度70%以下。按產品耐水性將青江菜、芥菜、芥藍菜採用冰水淋浴設備預冷,不耐水性的小白菜、茼蒿等採用壓差預冷設備預冷,降低田間熱及呼吸熱,強化產品品質。分級包裝場採用顏色吊牌辨別班員及日期,確保產品先進先出,有效控管品質,建立「和心蔬菜」品牌行銷超市,班營業額快速成長,89年已突破9千萬元,為班員增加財富。

程君短時間內吸收農業經營的新觀念,創新開發冰水淋浴設備,並率先採用6.5公尺高冷藏庫,在相同經營下,增加30%儲藏空間,徹底引用顏色管理系統,並引入工業用搬運流通系統,全場進出貨採用不同通路,流程順暢,節省搬運時間。自費設定檢驗室,對產品採取不定期快速抽檢,確保蔬菜安全。提供350坪土地建立分級包裝場,讓班員產品共同集貨、選別、處理及計價等作業,並朝自然共存法則,生產安全無虞的「吉園圃」蔬菜,確保消費者的健康。

雲林縣褒忠鄉-陳清山先生

陳君備有農業經營多方面之專業知識,早年配合政府成立水稻育苗中心,推動稻田轉作計畫,進行蔬菜穴盤育苗,而後轉型為蔬果自動化育苗場。目前班以生產生食蔬果類如結球萵苣、紫甘藍、蘿蔓、青花苔、豆苗、大、小番茄為主,以高品質搶攻「麥當勞」市場,加入「民生食品速食系統」、「拿甲意統一系統」等完整之行銷通路,自創優良國產產品品牌「馨的」系列,取得消費大眾的肯定,並首創蔬果「即拆可食」方式的新產品。為穩定貨源並與豊榮等5家合作農場及漢光等三家合作社策略聯盟,無論夏、冬季,蔬果均能多樣化的供應。

雲林縣褒忠鄉-陳清山先生

經由不斷的試驗研究及赴國外研習,首創番茄摧紅技術、開發低生菌數之生鮮蔬果、小番茄重量選別機及蔬果冰水淋浴系統等,且是目前唯一設有微生物檢驗室的產銷班。擔任褒忠鄉蔬果產銷第一班班長,提供班員現代化的經營觀念,相關設備均供班員使用,全面提升收益,陳君並為本場訓練合格的蔬果類核心農民講師,熱心服務造福鄉梓。

嘉義縣竹崎鄉-林侯素玉女士

嘉義縣竹崎鄉-林侯素玉女士

擔任竹崎果樹寄接梨產銷(長青農場)第六班會計,精心參與運作及研習,鼓勵班員參加訓練,試用石腊膜取代舊式塑膠為嫁接材料成功,節省嫁接15個工作天,並試驗一棵梨樹嫁接二種接穗,利用異花授粉原理,提高著果率20%;實施梨園草生栽培,帶動班員推行,成效良好。致力於梨果品品質之提升,曾榮獲橫山梨及寄接梨果品評鑑優勝,農事經營收益良好,且不斷置產,增加經營面積。

侯女士先生服務於電信局,農事、家事一肩挑,曾獲模範母親殊榮,在家政推廣教育方面,出資並促成家政班的活動場所,帶動班員研習、觀摩,參加比賽屢獲獎勵。率先實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誘導班員配合,並試做廚餘有機肥成功,減少家庭垃圾量2/3,帶動班員辦理。協助籌組生活改善班,有16對夫妻參與學習,提升經營層次與家庭幸福。侯女士在家庭管理、農事有成後,對地方的發展熱心參與奉獻,其成效受各界肯定。

嘉義縣太保市-李陳雪鳳女士

陳女士參加太保市家政班活動有20年,擔任家政班書記8年,並擔任副班長職務,熱心協助班長推動班務,並擔任花藝設計研習班長,協助老師及學員間之溝通,負責乳房自我檢查報告專題演講,獲嘉義縣海線鄉鎮之冠軍。擔任農家經濟管理記帳示範戶、推行農村家政推廣教育、協助辦理農村生活改善計畫、有機米促銷、垃圾資源回收等活動成績優良,並受各界的肯定。

嘉義縣太保市-李陳雪鳳女士

陳女士親自擔任夫妻相處之道教學示範,夫妻感情良好,侍奉公婆至孝,三代同堂,家庭和樂,曾獲嘉義縣「幸福家庭」。先生服務事業單位,農事耕作一肩挑起,並增購農地、興建樓房,撫育二男一女,長男中正大學電機研究所,長女台大資訊管理系,二男清華大學電機系研究所就讀中,曾獲太保市模範母親。陳女士在家庭、農事、子女教育、服務社會等各方面的經營均能兼顧而有專精,實為傑出農家婦女。

雲林縣斗南鎮-陳鄭初枝女士

雲林縣斗南鎮-陳鄭初枝女士

擔任斗南鎮家政班、番石榴班、竹筍班、絲瓜班班長及農民營養保健家政輔導班班長等義務職,並擔任小學義工媽媽,對農事、家政推廣教育工作熱心參與,並獲好評。參與農事改進,接受農作物的經營指導,87年開始種植番石榴,並採用有機管理方式栽培,使生產的番石榴讓消費者能安心食用並減少環境污染;番石榴每年生產期長達6個月,經營收益顯著的增加,並推廣班員栽培,提升社區生活水準。

鄭女士事親至孝,重視子女教育,家庭生活和諧美滿。熱心協助指導並推動家政業務,鼓勵班員多參加講習訓練,改善農家生活品質,提供班場所20坪,給予大松家政、農事產銷班集會、聯誼之用,使各項推廣業務能順利達成。促使農民營養保健輔導計畫及提昇營農婦女能力班之辦理成效良好,並協助政府政令宣導,急公好義,深獲讚揚。

裝飾圖回首頁              裝飾圖回出版品             裝飾圖回台南區農業專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