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商務創先機—蔡慶蒼與他的經營理念
文/黃惠琳 圖/黃鵬戎
在農業種苗業界率先以電子商務拓展事業鴻圖的代表人物,台南市蔡慶蒼先生可說是不二人選。他曾榮獲78年全國十大傑出神農獎、於86年設立了台灣第一個種苗公司網站,目前銷售國家達120多個,可謂產業升級的先鋒表帥。
家傳事業奠立基礎
台南市喜樹地區在民國40∼60年代就是台灣蔬菜種子的主要生產地,蔡先生的父親早年便是以生產芥藍、白菜種子為業,多年來的市場經營,使得蔡家已有相當穩固的銷售管道與基礎。蔡慶蒼原是考取文化大學體育系,為了興趣及傳承家業,才轉到園藝系,求學過程受到教授的提攜,獲益頗多。蔡慶蒼說,能有目前的成績,說起來要感謝父親,從事育種工作是一件長期的工程,若非有父親的原種與市場基礎,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是無法輕易地進入此行業的。
積極研發新品種
|
台灣的花椰菜市場品種變化很大,早期偏好硬花品種,60年代時逐漸轉變到青梗鬆花品種。蔡先生從父親留下的固定品種(如喜樹大猛生)做起,之後有了F1的技術後做蕾期受粉,陸續進行新品種的研發,培育出來的品種也多次在全國的評比中得獎。花椰菜種子在台灣的市場不太,消費者偏好不耐運輸的鬆花品種,而國外則大部分種植硬花品種,因此在育種上便要找尋一些青梗品種如和美種、竹山種、麻豆種等來慢慢純化、做為固定種原,目前花椰菜品種育成有硬花、半硬花及鬆花品種,從40天到80天的都有,以適應各地區氣候環境的需求。 |
蔡慶蒼有0.5公頃的研究農場,用以保留原種及研發新品種用,契約生產種子的農地約有20公頃,都在台南縣市。目前生產有花椰菜、青花菜及結球白菜種子,年產量七、八千公斤。由於結球白菜具有區域性,本地食用的品種又與國外不同,青花菜雖變異不大,但全球需求量少,因此蔡慶蒼將研發與銷售主力集中在全球需求量較大的花椰菜種子。台灣的花椰菜種子年需求量約2,000多公斤,蔡君的市場佔有率約60∼70%,然近年來開發的大陸市場銷售量亦達2,000多公斤,印度等其他國家的市場也陸續在開發中。蔡慶蒼對蔬菜種苗業的經營理念是生產足量的種子,立足台灣,開拓國際市場,回收足夠的資金,研發更新更好的品種來提高市場佔有率,讓公司有一個良性循環。
網路商務創先機
在蔬菜種苗生產技術上有農改場協助,農場工作及銷售則要靠自己。蔡慶蒼生意做得很大,卻仍維持家庭式的經營型態,正式職員只有三人,蔡慶蒼本人由董事長、業務員到農場技術工全包,所有種苗相關的資料與機密全在他腦袋中;妻子為實驗農場場長,每天親自指揮數十名臨時工授粉及採種,加上一位外文系畢業的電腦操作員,協助國際貿易業務、網頁維護及收發國外電子郵件,蔡慶蒼還開玩笑地說:「我做台灣和中國大陸的生意,她做全世界的生意,比我還會賣種子!」。 |
|
當初為拓展中國大陸、印度等海外市場時,正值網路商務起步,遂有嘗試用電腦來開發全球市場之構想,於是在86年申請網站的設立,成為台灣的第一個種苗公司網站,世界各地的潛在客戶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瀏覽產品目錄、索取樣本試種,於試種滿意後,則會向本公司訂購種子,或傳達希望改進某些品種特性以符合當地氣候條件,更有將種植圖片以電子郵件傳送以討論問題或分享成果。目前全球已開拓有120幾個國家的市場,其中以東南亞國家為最多。蔡慶蒼說:網站的設立是一個突破,小小投資卻帶來很大的轉機,客戶常是在瀏覽網頁後對產品有興趣,自己找上門來的。也因為產品具有競爭優勢,即使種子比當地品種貴100倍,農民還是趨之若鶩。
「科技」對產業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帶來服務與改變,尤其是通訊與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確實已經開始改變了大家的生活。農業作為整體經濟產業的一環,自不例外。未來網際網路的世界裡,農業的生產、農村的生態及農民的生活都必然與網路通訊產生密切互動關係,也意味著未來農業產銷無論在生產面、通路面及市場行銷面皆應掌握時代脈動,快速變革,始能成為21世紀的明星產業,蔡慶蒼的成功即是最佳的例子。以品種研發為基礎,以網路傳播為工具,他成功地掌握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機會,創造無限的商機,也逐步往「一顆種子征服世界」的夢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