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孫文章 丁雅麗
班組織成立緣起
本省夏季由於高溫多濕,颱風豪雨影響,蔬菜生產困難,經常有短缺不足的情形。因此,利用設施、容器等方式可以縮短田間栽培期間,不但可以降低不利天候之風險及病蟲為害,又可配合有機栽培以提高品質,增加土地利用指數,降低因連作障礙而影響生產量及品質。為此漢光蔬果生產合作社特成立益康容器蔬菜產銷班,以突破目前生產瓶頸,希望結合班員力量、技術交流及改良、創新,以模式化之計畫生產方式,生產高品質、健康、安全之蔬菜,並建立品牌,提升競爭力。
班組織成員及活動狀況
本班成員有11人,平均年齡52歲,經營土地面積合計10.19公頃,其中主力產品有5公頃採用容器生產方式,全年生產之葉菜種類包括小白菜、葉萵苣、青梗白菜、芥藍、菠菜、莧菜、油菜、芹菜、茼蒿。產品銷售全部透過生產合作社,其中70%銷售至量販店及超市,30%則售予國軍副食品供應站。
本班最大特色在於共同事業部份,即擁有穴盤育苗場自行育苗之設備,包括作業室90坪,育苗溫室1500坪及0.67公頃之容器栽培示範場,其組織架構及人員配置如下:
一、組織架構
二、人員配置(合計40人)
- 田間管理人員4人,負責田間栽培管理工作,包括施肥、澆水。
- 臨時工4人,負責介質裝盤、包裝、除草等人力不足時之臨時交辦工作。
- 播種人員2人,負責介質裝盤、播種、覆土、澆水等工作。
- 苗場管理人員2人,以育苗工作為主,包括施肥、澆水。
班組織經營診斷輔導重點及內容
一、強化組織功能及運作
二、生產流程合理化管理
播種作業→育苗室(育苗)→移植→栽培場
三、物料管理及盤點制度
四、現場整理整頓
五、品質管理及安全措施
輔導成果及效益
改善前:作業室內機械、物料零亂 | 改善後:整理、整頓後作業室清爽有效率 |
改善前:穴盤格子小,育苗技術不純熟,育苗率低 | 改善後:子母盤育苗及加強育苗技術後育苗率提高 |
改善前:穴盤平放栽培場,根系較不易生長 | 改善後:以子盤定植方式,根系易生長,產量、品質均高 |
改善前:栽培場內無分區隔離,病蟲容易蔓延 | 改善後:栽培場內以細網分區隔離,防病蟲害蔓延,並實施小區輪作制 |
改善前:看板簡陋,不易看懂亦無效率 | 改善後:看板詳細清晰,亦於掌控栽培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