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專訊第18期:19~20頁(1996年12月)

網室木瓜有機栽培推廣經驗談

文\圖 黃和炎  

首先說明有機農業的大範圍大定義供有意參加生產行列的農友做參考,很多人誤認為有機農業就是多施或充分施用有機肥料就了事,其實那只不過起步而以,談不上有機農法。現在就本省有機農業推動小組擬定的有機栽培實施準則供大家知道怎麼做才是農作物有機栽培: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之生產方式。為提高有機農作物栽培之可行性,其生產方式有賴於充分利用各種作物殘株,禽畜廢棄物,綠肥植物、油柏類及農場內外其他各種未受污染之有機廢棄物,和富含養分之礦石等製成堆肥,以改善地力,同時供作物所需養分。有害病蟲、動物及雜草則儘量鼓勵採行栽培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天然資材防治等,以避免傷害土壤、水資源及農業生態環境。以上所說的規範是綜合先進國家的有機農法,做到盡善盡美,但剛開 始很難做到,希望有意者一步一步克服改善,從準有機農業開始,進而做到純有機的境界。

八十五年度農作物有機栽培觀察及示範計畫,網室木瓜部分台南場推行8公頃,包括山上鄉5公頃、玉井鄉3公頃,共5位農戶參與工作,這5名農友,都是生產木瓜的老手,都表示願意嘗試有機方式生產木瓜,再進一步規定不能施用化學肥料及農藥時,他們都表示有些困難,最後折衷到準有機的程度,即開花結果前可依照植物保手冊推荐的農藥施用,化學肥依施肥手冊的20﹪範圍內施用,大家都取得共識後,開始進行計畫。在八十四年十月間完成選地工作。

選地的條件:1.選避風地區,因木瓜是淺根作物,盡量減少颱風為害。2.土壤選擇通氣性、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以利木瓜根群的發育,則可促進植株的強健,延長結果期。3.玉井與山上鄉都是純農業區,所以對水、空氣、土壤都沒有污染的顧慮。

雜草的控制方法:1.不能施用殺草劑。2.全園舖蓋塑膠布,可以有效的控制什草發生,零星的什草用手拔除。

肥培管理方法:現在提出其中一塊示範田為例來說明肥培管理方法;示範地土壤條件壤質砂土,pH5.3,有機質2.3﹪,有效磷酐1132kg/ha,有效性氧化鉀607kg/ha。

1.地利培養:先播種一期綠肥作物,84年12月間撒播田菁。

2.85年2月間,公頃施用2噸矽酸爐渣以提高土壤pH值,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同時第一次整地埋入田菁。

3.每公頃施用粗糠雞糞、豬糞為主之腐熟堆肥30噸,過磷酸鈣200公斤均勻撒施後行第二次整地。

4.85年3月10日定植 。

5.85年7月20日施追肥,即公頃施用200公斤硫酸鉀,將塑膠布翻開,施於畦間再將塑膠布蓋上。

病蟲害防治方法:

1.用硫磺粉500倍液防治白粉病,約20天一次。

2.開花結果前用克芬滿4,000倍液防治紅蜘蛛等。

3.結果期用糖醋液300倍液防治蟲害,約7∼10天一次。

4.釋放草蛉:結果期每株約60粒卵,夾於果實間或葉柄期,但6∼7月間網室內最高溫經常超過40℃,草蛉成活率低,技術上有待改進。

推荐示範農戶陳來明先生參加網室木瓜有機栽培發表會榮獲第二名

85年8月9日有機栽培成果發表會第二次籌備會議決議推荐12名農友參加經驗發表比賽,筆者很榮幸所指導的農戶有一個名額參予發表,經再三的考慮選上玉井鄉陳來明先生來競賽,陳先生栽培木瓜己有10餘年經驗,未推廣網室生產木瓜以前,就在玉井地區及曾文水庫傍嘉義農場栽培不少面積,也獲得可常見的成績。陳君好客,酒力不錯,,當筆者的決定告訴他時,他再三的推辭,擔心講不好,影響推荐人及指導人的面子問題,我說大家都一樣,只要實實在在的將經驗說給大家聽就大功告成,就在比賽的前4天幻燈片及口頭報資料幫他整理完成,並請他到辦公室來演練,又發現我整理的是國語語氣,用台語講起來總覺得不順,於是又花一番功夫將報告資料翻成台語調,並請他將幻燈片等資料帶回家練習,就在發表會的前一天我再到玉井去了解實情,並請他再次的演練,仍差強人意,陳太太對我說:「來明仔好幾個晚上沒睡好,白天都沒精神工作」,我覺得真不好意思,也沒想到陳君這位男子漢也會那麼緊張。 9月20日那天規定9:00報到並抽順序號碼,我在報到處等他,我擔心他緊張臨陣不來,到最後時刻才見到玉農主編許小姐陪他來報到,並抽到最後一位演講人,我期望「好酒沉甕底」能夠出現。

大會開始,前半個鐘頭是主席說明大會的目的及用意,以及各界來賓致詞,接著是重頭劇的開始,由本場推廣中心「盧爺」主持,「盧爺」的開場白就說:今天來自全省各地精英共12名參加競賽,是各地區從事有機農業生產者挑選出來的,大會並聘請五名專家學者擔任評審,這五位都不具地區色彩,是最公平的評審團。每位演講人10分鍾,第二次鈴響表示時間到,超過照間要扣分......,似乎把氣氛帶入緊張的境界。陳君坐在會場的中央,聆聽各人的演講,好像不發一語,輪到第十位演講前,我把陳君帶出場,請他上洗手間,抽根煙,喝杯水,希望他輕鬆一下,鬆懈緊張,他說人家的幻燈片做得太漂亮,似乎覺得他沒有希望,我鼓勵他說:只要你穩健說明你的內容,誰輸誰嬴是未知數,我幫他製做的是藍白片及田間的實際鏡頭,當他講完,掌聲響起時我鬆了一口氣,覺得他表現正常,講得很好,能不能得名次那是評審團的事,大約10分鐘後,主持人將12位演講人統統請上台排成一列,首先被唱名的7位是得參加獎,沒叫到陳來明,陳君賭定是得獎了,再來被唱名的是第三名共2位,還是沒叫到陳來明,再來陳來明被叫到了是第二名,我趨前向他恭禧,並請他多留幾張鏡頭,這是他多年來從事木瓜生產的成就,也是他的光榮。

裝飾圖回首頁              裝飾圖回出版品             裝飾圖回台南區農業專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