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錦絲 圖/黃鵬戎
「山上鄉」位處台南縣內陸地區,傍玉井、大內、左鎮等山區鄉鎮,由於幅員及政經發展在台南縣均排名在末端,因此名氣不響亮,認識它的人也不頂多。雖有曾文溪與大內鄉為界,但灌溉設施和水資源並不豐盛,全鄉仍以旱作和果樹為主。早期境內平原地帶舉目盡是與台糖公司契作的蔗園、甘藷園等旱作物,後來靠著地下水的抽灌,才漸次有今日的作物相,水稻、西瓜、菱角等需水性較大的作物陸續出現。不過栽培面積最大的仍是經濟果樹類,經過農會多年來的積極輔導和推廣,芒果、荔枝、鳳梨和木瓜栽培面積不斷成長,尤其是木瓜和鳳梨,已掙得不錯的口碑,並為農民帶來相當豐厚的收益。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先進新潮的花卉生產事業,在農會積極的號召輔導下,竟也在這僻靜的小鄉鎮裡成長茁壯、蓬勃發展起來,尤其是觀葉植物栽培,在短短的時日裡以黑馬之姿創造出相當不錯的成績,並享譽盆栽界,誠屬不易,不僅讓「山上鄉」聲名遠播,也為這小鄉鎮注入一股前所未有的活絡氣息。本文就山上鄉第一個花卉產銷班-設施花卉產銷班成軍和奮鬥經過做一詳盡介紹。
組班經過
民國八十一年,山上鄉農會鑑於轄區內幾位較先進前衛的青年正著手於花卉栽培事業,一切均處於摸索階段,經營得非常艱辛和困苦,農會基於協助這些吃苦耐勞的農村青年和認為花卉產業是我國因應農業國際化、自由化必然轉型升級的替代產業,前景看好,於是在民國八十二年配合政府產銷班隊組織整合作業,將這些有志青年整合組織成立「山上鄉設施花卉產銷班」,以觀葉盆栽植物為主要產品,並積極進行健全班隊組訓工作和產銷經營輔導,於83年7月本班隊產銷運作於焉正式開始。
班隊組織嚴密運作靈活
本產銷班隊因為是山上鄉第一個花卉產銷班,在只許成功不准失敗的前提下,班員之篩選是採精兵策略,所以班員數並不多,目前僅六名,個個是班員但也是幹部,班長由選舉產生,任期一年,連選得連任之,班幹部則由班員每年輪流擔任。為促成班員間緊密的互助合作關係和班組織運作的健全,除訂有班公約外,並另訂章程、嚴格規定班組織、產銷經營作業程序及班員應盡義務和應享權益。為加強班員間溝通連繫,除每月有一次定期班會外,必要時只要有班員二人或二人以上之連署即可召開臨時班會,俾能隨時解決各項問題,機動性、靈活度及效率很高;在每次班會後(無論是定期或臨時的班會)還設有一段相當軟性的「溝通時間」,讓班員能在輕鬆和協的溫馨情境中,確實達到理性溝通的理想目標。幾年來所有班務和困難就是在這種井然有序的嚴密組織、卻又能得到完全溝通協調的情境下逐一獲得改善,班員栽培管理和產銷經營技巧也是在這種密切的切磋中得到最大的提升。
設備完善、產品品質佳受歡迎
設施栽培其設備費用和成本均很高,光是栽培場的簡易網室、地面舖設和自動噴灌設備等,據保守估計,每公頃至少亦得在五百萬元以上,對這些創業青年而言未嘗不是一樁最沈重的負擔,但惟有在完善的設備下,才有事半功倍的效率,栽培管理得心應手,才能有好產品,也才能降低產銷成本而獲利。目前班產品以黃金葛、白鶴芋、鵝掌藤、蔓綠絨等為最大宗,設施栽培面積約五公頃多,預定逐年成長至10公頃。由於產品係依班員專長之不同而予分工區隔,因此各班員各栽培場主力產品各異,如現任班長陳朝嘉專擅於黃金葛,其主力產品即是黃金葛,一進入他的栽培場,各式各樣規格(吊掛、立式均有)井然有序的排列著,全園一片蒼翠晶瑩,盆盆皆是精美之作;前任班長張良瑞則精擅於白鶴芋,盛開時一片花海頗為壯觀;蕭政雄先生則專攻蔓綠絨,各式規格皆具備,一片綠意盎然。由於各主力產品均是班員專長的得力之作,因此品質相當好,規格種類齊全且產品分級化,甚受市場喜愛,產品行銷全省,已建立相當不錯的口碑信譽,尤其是中部市場本班產品一直都是最受青睞和搶手的,在田尾市場本班白鶴芋佔有率即在1/2以上。
本產銷班能有今日佳績,農會的全力支持和輔導固然是功不可沒,但班員虛心學習、積極進取和相互依存、鼓勵的互勵模式才是最大的成功關鍵。本班班員均不是園藝科班出身,也沒有豐富的從農經驗,因此創業之初戰戰競競、艱辛摸索,但也挫折不斷,全憑著班員間相互鼓勵切磋和毅力熬過來的。班員進取心強,並不斷藉由參加講習訓練、訪問觀摩等來提升自我成長和經營能力,尤其是班員虛心學習、研究的精神最值得嘉許。由於本省氣候條件高溫多濕,是病蟲害孕育溫床,特別是設施栽培,高溫、通氣性差,加上高濕度的栽培環境,更助長了病蟲害的猖獗。本場初次於本班作實地診斷服務時,發現疫病、細菌性軟腐病等發生嚴重,在輔導藥劑防治的同時,並要求班員積極做好田間衛生工作-即進行清園,將病葉病株剪除移出或銷毀,並加強週邊環境整理。依經驗田間衛生工作最不易被徹底做好,所以當初也不敢抱太大希望,沒想到事隔二週再進行第二次田間診斷檢視時,意外的發現每個班員清園工作均進行的相當徹底,並完成防治工作,整個園區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景象,而且在實地診斷過程中,全部班員均緊跟著,積極虛心地提出各種諮詢,並做成完整紀錄以為改進依據,這種虛心學習、劍及履及的實踐精神實在令人敬佩,不禁讓人恍然大悟,這就是為什麼這一班能夠在最短的時日裡有這麼傲人成果!並受各界肯定而被評定為全省一百大績優產銷班。
展望
一步一腳印,每一個走過的痕跡都是那樣清晰、艱辛和刻骨銘心,一路行來稍稍可以淺嚐汗水、淚水之後的甘甜之際,今年七月底的「賀伯」颱風,卻讓幾個班員得重新來過,傷心之餘仍得擦乾淚水勇敢的站起來。這一班在感謝各相關單位鼓勵支持之餘,最企盼的就是政府能早日將盆花類歸入花卉拍賣市場作業體系中,以穩定盆花市場,促使盆栽產業能夠在穩定中成長茁壯。另外更希望政府技術部門能夠投入研發適合盆栽產業作業的機械,以達到省工機械化來降低產銷成本。目前而言盆栽產業最感棘手的就是人工成本所佔比例極高,而在僱工不易且高工資的現實環境下,實在是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本班亦積極於班產品的規格化、標準化,儘速將產品全部由班吸納,進行共同運銷來降低運銷成本;班也已覓地建立一座具有集會活動、集貨及產品展示的多功能集貨場,期望經由本班的努力來帶動山上鄉盆栽事業的發展,並能漸次擴大發展成為專業生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