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錦絲、圖/林良懋
緣起
落花生和大蒜是雲林縣頗具傳統和代表性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之冠,根據83年版台灣農業年報統計,八十二年落花生生產佔全省百分之七十以上,大蒜則佔全省百分之八十一;而位處雲林縣中心地帶的虎尾地區,更是此項作物的主要產區。多年來隨著經濟繁榮進步農村勞動人口外流至工商業,致僱工不易,工資高漲,形成農產品的高成本負擔,加上兩岸關係迭變,大蒜與落花生大量非法進口,遏止取締不容易,對生產農戶造成嚴重打擊,以致省產產品滯銷,價格滑落不敷成本,政府雖曾責成相關單位和農會辦理契約栽培緊急收購和促銷,但因受諸多因素限制,卻也總是顯現出緩不濟急的窘態,更何況如此又非根本解決問題之道,結果仍造成倉儲大量大蒜腐爛臭氣四溢而引發鄰近居民抗議之困擾;隨之而來的又有我國積極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總協定(GATT)的強大壓力和隱憂。值此農業正遭受內憂外患之際,虎尾鎮農會有感於非積極尋找一些較有前瞻性高經濟和農民營農信心。本虎尾鎮花卉班即是在此種因緣際會下發起再籌組而成。
花卉產銷班成立經過
本花卉產銷班籌組之初,即由虎尾鎮農會多方面搜集相關產業資訊並審慎評估往後發展情況後,一致認為花卉產業勢必能隨著國民所得和生活水準的的提昇而持續成長,換言之,花卉產業當能隨市場需求量增加而有保有產業發展空間和開拓潛力,而且其單位面積產值也最高,頗符合高經濟價值作物之原則,於是才毅然決定籌組本花卉產銷班。由於花卉產業對虎尾鎮來說仍屬新興產業,一切花卉之栽培管理技術與經驗均甚缺乏,不宜遽然投入技術性高之花卉種類,於是本產銷班決定先行選擇在台灣本島已有百年以上栽培歷史,而其栽培管理較簡單粗放且適合雲嘉南地區生產的已本土化之晚香玉(夜來香)為試植發展作物種類。
如果推廣發展成果不錯,預定於栽培管理技術純熟後再依計畫逐步投入資金設備和技術需求性高之種類。規劃栽培種類既定,農會即積極宣導農民加入生產行列並於82年2月中旬於本場雲林分場邀集國立嘉義農專教授和本場專家召開晚香玉(夜來香)栽培生產技術說明會,以協助農民先行瞭解晚香玉生長習性和栽培管理技術要領,並預先熟悉晚香玉市場狀況及以後發展趨勢。本產銷班到如今之所以能在穩定成長中求發展,鎮農會事前週詳的規劃和充分準備居功厥偉。
班組織運作健全 在穩定成長中求發展
本花卉產銷班於八十二年二月成立,至今雖僅二年多,但因為產銷班組織健全運作靈活,班員間除藉由定期和不定期班會作技術交流檢討溝通外,更常藉著班員間的互相觀摩研習和相互的提攜來改進栽培管理技術和分級包裝作業方式,以提昇產品品質,所以才能有今日的「小有名氣」,難能可貴的是班員平均年齡相當年輕化僅有37歲,更有三位班員年齡僅25歲。且有多位是學有專長的農專或農校畢業生呢!農會主辦指導員林進參先生表示,有幾位班員即是其早期的四健會作業組班底從青少年時期就在農會羽翼下成長茁壯,現在升格為產銷班班員;依舊與農會保有密切關係和強勢的向心力。也因為班員年輕班員活潑,所以對新技術和現代化企業化的經營理念均保有高度的學習熱忱和信心,班員中幾位較年長的非但能與年輕班員保持水乳交融理念一致的狀態而且還能分享經驗提攜後進,形成互助互補效果,每次與班員接觸很容易的就能感到產銷班中彌漫著躍動的朝氣活力和信心。82年試植生產時,為能儘速掌握到晚香玉栽培管理要領,班員對整個生育過程仔細觀察記錄和研究比較以改進缺乏。
產銷運作概況
本產銷班成立時班員現已增加到32名,種植面積也由83年的4.5公頃增加到38年的14.9公頃,成長三倍餘。82年試植由於產期調節控制不當和栽培管理技術較不純熟,所以原定由11月份起試銷日本卻提前自10月出貨,總計外銷14次76,400支,但卻僅僅順利通過4次,10次遭檢出薊馬而被燻蒸處理。外銷契約價每支4.5元雖比內銷價格高,但並不順利,內銷價格雖不高但並不順利,內銷價格雖不高但較不穩定,82年收益比原作落花生、大蒜高出3倍以上。83年則因內銷價格高漲,平均每支售價在10元以上,外銷通關相當順利,此乃歸因於班員經過一年多來的研究改進,已能適切掌握切花品質了。本產銷班營運之初,其作業方式原採用將所有班員產品於採收捆紮後均送至設於農會之集貨場再由專人予以分級和包裝,惟因班員分散鎮內,較偏遠者運送上常感不便,且在盛產期量多時全部送場分級包裝場會造成擁擠和作業不易之困擾,經多次檢討溝通,認為要改進作業效率則須再行依地理區位作任務編組,使每一小組能以集約栽培包裝作業方式來降低產銷成本和增加效率。所以現行方式是將原產銷班依區位劃分為三組(即虎東、虎西、虎中)選出各長作各定點的聯繫事宜及共同分級包裝作業總監,而後各組產品依規定時間內一次運送至班集貨場並作最後一次之總抽檢後共同裝運到全省四大花卉拍賣市場銷售,由於產品共同分級和包裝作業完善,產品銷售情況良好。此種作業方式除能提高作業效率,節省各別班員往返奔波之煩和成本,且可激發各組班員榮譽心讓產品共同分級包裝作業做的更徹底完善。本花卉產銷班訂定之未來發展方向有三:一是繼續加強栽培管理技術提昇切花品質以進軍國際市場,二是兼顧種球生產並以拓展外銷為主(82年曾試銷日本結果尚佳)三是積極開發嫩梢之食性料理。以上三大目標如能順利成功,則晚香玉前景發展將大有可為。竽c
虎尾鎮農會全力配合支援和輔導
虎尾鎮農會在賴總幹事領導經營下,積極投入農業相關產業的產銷經營,由農會本身設立農產品加工廠和農特產品展售站,保價收購鎮內所產落花生和大蒜予以有相當不錯的成果,對虎尾鎮農村經濟發展之助益頗大。農會對本花卉產銷班之輔導更不遺餘力,因為本產銷班成敗還可關係著該鎮農業經營型態轉型成功與否的命運呢!所以在本班成立時,農會即積極主動的為它尋求各種銷售管道,產品除了計畫運送各花卉拍賣場外,還與花卉出口商商洽妥當議定由82年11月至12月份產品以每支4.5元的價格試銷日本市場。即在生產的同時就作好銷售準備工作,使班員能安心生產而無後顧之憂。產銷班成立以來,更為使班員在栽培管理和銷售作業上能更得心應手,即時與本場和國立嘉義農專之專家教授保持密切聯繫,除舉辦多次講習訓練外,機動地作了並多次實地診斷和輔導,及時地協助班員解決各項問題。尤其在試銷日本時,產品被日本檢疫出薊馬而遭受燻蒸處理時,農會更積極會同專家研應對策和徹底解決方法。在經費的支援上農會更是盡心盡力,於83年更編列經費和申請有關單位經費補助配合設置集貨場及冷藏包裝機具和設備,讓本產銷班能在設備完善的環境下作業,以提高產品品質和作業效率降低產銷成本進而增加收益。行筆至此,深深感受到本產銷班之所以能一路順順當當走過來,固然是班員本身能自立自強勤奮不懈,更重要的是有鎮農會全體同仁一路不辭勞苦地給予鼓勵、扶持和支援,陪伴著班員踩過創業的艱辛和一起品嚐努力耕耘後的甜美果實,在這有汗水、淚水和笑聲的歲月裡,農會的努力付出是值得感恩和肯定的。也於此再次祝福本花卉產銷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