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專訊第11期:22頁(1995年3月)

嘉義四健協會總幹事陳麗秋
希望農業經營者要有企業的精神和方法

文/圖  溫秀嬌  

生長於嘉義縣民雄鄉,自稱”吃鵪鶉蛋長大”的陳麗秋,自從被聘擔任嘉義四健協會的總幹事後,她每逢有興趣聽她說明嘉義四健協會性質的人時,精神就忽地抖擻起來,然後像如數家珍般,順順溜溜的念起協會宗旨”我們共同的信念與責任是創造農村更美好的明天”。接著仍不忘為曾分別獲得神農獎,金企獎、全縣十大傑出農村青年...等獎賞的二十位優秀理監事做宣傳,她尤其不會忘記的是希望農業界人士有機會多鼓勵協會中四百多位會員。

而她擔任總幹事的人,又是如何鼓勵會員們呢?長的一副甜美親切的她說「至少我常鼓勵會員們多看書,多舉辦農特產品促銷活動,讓會員生產的農特產品能廣為消費者認識和喜歡」「多舉辦親子活動等,讓會員家庭彼此聯絡,並提升生活品質」「多舉辦學術性講座,訓練會員們擁有企業經營的精神和方法,讓農業永續經營下去」....。

陳麗秋說她從小生長在農村,故從童年開始她就是農民了,而在她稍長時,因家人共同經營有鵪鶉養殖場,故在父母兄長調教下,她被訓練擁有一流的養殖鵪鶉技術,加上生肖屬龍的她,天生就有龍騰虎躍般的奮鬥精神,故她經營的鵪鶉養殖場,在大約十年前還是全省規模最大的咧!

如今她雖然已把大部份養殖工作交給四健協會十多位會員經營,但基於責任心,她每天還是要處理會員交來的三萬多個鵪鶉蛋,然後藉多年建立信譽,良好的銷售網,將它們一箱箱一盒盒的銷往大都會區。

而由於目前市場的需要,除少數得以生蛋供應市場外,銷售者通常會要求飼養戶,最好先把鵪鶉蛋滷煮並剝殼後才送發市場,故陳麗秋說,她和她的會員都練出滷蛋和剝蛋殼的好手藝,她曾有一小時剝出一千二百個蛋的記錄喔!「所幸,現有已有每小時剝二萬個蛋的半自動剝蛋機了」 說到此她如釋重擔開心的笑了起來。

此時擁有幸福家庭生活的陳麗秋說,她未來積極要做的事,就是把嘉義四健協會辦得大家樂於參與 「會員的滿意就是我的成就啦」。

裝飾圖回首頁              裝飾圖回出版品             裝飾圖回台南區農業專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