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88-10 (No.96) |
小果番茄栽培管理
文/圖 王仕賢 鄭安秀 陳文雄
審稿/ 中興大學 宋妤
小果番茄的主要消費型態為鮮食,不同於其他的番茄家族,如大果番茄可做為水果切盤或做為蔬菜炒食,而加工番茄也可做為鮮果用,但大部分被利用為果汁及果泥。由於小果番茄糖度高且風味十足,果實小,經清洗後,一口一粒,食用上相當方便,適合現代人的消費習慣,栽培面積也逐漸增加。
台灣小果番茄全年栽培面積約有800公頃,以秋冬栽培較多,夏季栽培面積則逐漸擴大。主要的栽培地區分佈於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縣市,其中以台南市安南區、嘉義縣民雄鄉、太保市及水上鄉、彰化縣溪湖鄉等栽培面積較多。夏季栽培的品種主要為台南亞蔬六號、聖女及四季紅。
台南亞蔬六號小果番茄為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與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合作育成,屬半停心型,果實風味與聖女相似,但耐番茄黃葉捲曲病毒病及具高耐熱性,己成為夏季主要栽培品種。由於台南亞蔬六號可週年栽培,且品質不遜聖女小番茄,自民國85年5月命名通過之後,迄87年5月栽培面積累計已達800公頃以上。
品種特性
台南亞蔬六號具高度耐熱性,夏季自然著果率可達40∼64%,較其他品種高,若配合植物生長素,著果率可達85∼95%。果形呈長橢圓形,單果重7∼10公克。本品種抗萎凋病,耐番茄黃葉捲曲病毒病,且不易裂果。台南亞蔬六號屬半停心生長型,每隔1∼2節著生一花序,株高150∼240公分,因此可不立支柱匍匐栽培,或利用洋香瓜隧道棚做為棚架栽培。秋冬季栽培時,植株生長較旺盛,則利用番茄棚架栽培。一般而言,春作栽培以3∼4月定植最佳,夏作栽培定植適期為5∼8月,秋冬作定植適期為10∼12月。
聖女番茄為農友種苗公司育成之一代雜交品種,屬不停心型小果番茄,果實呈長橢球型,果重14公克,平均糖度7.0以上,為秋冬季主要栽培品種之一,必須利用棚架栽培且雙幹整枝,以避免果型變小。
四季紅番茄也是農友種苗公司育成之一代雜交品種,屬停心型小果番茄,果實球型,大部分做為放任栽培,果重20公克,風味較酸,通常食用時夾食蜜餞,為市場上"開口笑"番茄的主要品種,農友公司推出之替代品種為試交2號,商品名為仙女。
栽培方式
半停心型小果番茄栽培方式有較多變化,主要分為露地匍匐栽培及棚架栽培兩種。露地栽培依季節而異,秋冬季可採用露地放任栽培,春夏季則多採用隧道棚防雨栽培。棚架栽培主要利用錏管棚架或隧道型棚架,錏管棚架依其外型可分為拱門型棚架及ㄇ字型錏管棚架。(一)ㄇ字型錏管棚架為番茄專用,高度為1.8至2.1公尺,寬度為1.2至15公尺,錏管支柱的距離為2∼3公尺,各錏管之間再以塑膠繩或瓜果網固定植株。(二)拱門型分為大拱門型及小拱門兩型,大拱門型寬4.5公尺,主要利用為苦瓜及胡瓜栽培,在拱門內再合竹架,小拱門寬度1.8公尺至2.4公尺,以配合洋香瓜畦寬,做為洋香瓜後作番茄之用。一般設計為不停心型番茄栽培用,但也適合半停心型小果番茄秋冬季種植。由於棚架栽培日照充足及採收方便,為高品質小果番茄的主要生產方式。目前部份農民利用簡易塑膠布溫室內栽種夏季小果番茄,較不易受到風雨的侵害,確保夏季產量及品質,此項栽培方式略述於後。
錏管棚架可利用於番茄栽培 |
隧道型棚架栽植番茄情形 |
於春夏時利用洋香瓜隧道棚具防雨效果 |
放任式露地栽培只適於秋季栽培 |
ㄇ字型錏管棚架可利用於番茄栽培 |
移動式網室逐漸成為夏季高品質小果番茄的栽培設施 |
栽培管理技術
一、育苗
小果番茄種子較大果番茄小,種子千粒重為1.4∼1.8公克。目前己普遍採用穴盤育苗,夏作栽培建議採用72格穴盤,秋冬作栽培採用128格穴盤。主要原因為夏作栽培受氣候影響較大,穴盤較大時生育較佳,而且可延遲種植期,避免因天雨無法定植的困擾。優良的幼苗對早期產量有決定性的影響,因在育苗期間,第一至第三花序的花序分化已開始進行,如幼苗遭受病害或營養失調,均會影響其發育。目前育苗的重點為防治番茄捲葉病毒,育苗期應用60目白色尼龍網隔絕銀葉粉蝨的入侵,以根絕其傳播病毒。
苗長至二本葉、四本葉及移植前二天,應施用葉肥(如:獅馬葉肥、花寶2號或百得肥2號等)。適當的定植苗齡為四本葉左右。
二、定植
小果番茄依其種植時期及整枝方法不同,種植密度也不一。春秋作生育期較長,行株距可較寬,一般為行距75公分至150公分、株距60公分,夏作則為行距75公分至120公分、株距45公分。部分地區利用洋香瓜畦面,畦面為2.4公尺,則可每畦雙行植,株距45公分,整枝方式也影響種植密度,四幹整枝則以60公分左右為宜。
露地匍匐栽培,栽培密度為行距150公分,株距60∼75公分,若採用隧道棚防雨栽培則行距為240公尺,株距75公分。
三、整枝方式
小果番茄的整枝方式以雙幹整枝或四幹整枝為主。雙幹整枝只留下第一花序下的側枝為主要雙幹,其餘之側芽則全部去除,此種整枝方式適用於果實較小、生長勢較強的不停心品種。台南亞蔬六號以使用四幹整枝方式,除原主幹及第一分枝為主要雙幹外,再留靠近地面之兩個強健側芽,使其形成第三及第四主幹。
每一主幹的二至三個花序必須摘除側芽,以防枝葉過度茂盛,第三個花序之後則可放任栽培。露地匍匐栽培可在生育初期摘除側芽,留6∼8個主蔓後再放任栽培。
四、肥培管理
番茄為茄科作物中根系較深的作物,根系可深達120∼150公分,而茄子及甜椒根系則只達120公分左右。其理想的土壤為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番茄忌連作,宜和水稻、豆類、玉米等輪栽,尤其曾發生番茄青枯病之病圃,更需特別注意。
在印度地區生產1公噸的番茄鮮果平均需要吸收2.5∼3公斤氮素、0.2∼0.3公斤磷酐及2.5∼3公斤的氧化鉀,而日本的研究指出生產1公噸的番茄平均吸收3公斤氮素、0.8公斤磷酐、5公斤氧化鉀、3.2公斤氧化鈣及0.4公斤的氧化鎂。本場以台南亞蔬六號品種研究其施肥量,在秋冬季栽培時,生產1公噸果實吸收了2.3公斤氮素、2.3公斤磷酐、2.3公斤氧化鉀及0.6公斤的氧化鎂。
長期果菜類的栽培需要大量的有機肥料,日本的設施番茄每0.1公頃使用1500至2000公斤的堆肥。台灣整枝栽培番茄的堆肥推薦用量為2000公斤,而放任栽培的堆肥用量為1000公斤,其中的差異為整枝栽培的採收期較長,基本上基肥用之有機肥料每0.1公頃至少施用300公斤,同時可配合苦土石灰及硼砂於整地時撒施。
追肥的使用相當重要,番茄定植後一個月內乾物質的累積相當慢,所以第一次的追肥一般都在定植後20∼30天施用,追肥以複合肥料為主,配合灌溉,施肥前一天灌水,以利施肥後肥料容易溶解吸收,且施用量可較少,其後的追肥則保持定量,每隔三星期施用一次,今以亞蔬中心的番茄施肥量表示如下:
表一、番茄豐產和優質的施肥方法 公斤/0.1公頃
施肥種類 | 施肥時期 | 堆肥 (台肥2號) |
化學肥料 (台肥43號) |
硼砂 |
---|---|---|---|---|
基肥 | 整地時撒施 | 300∼400 | 80∼120 | 1 |
第一次追肥 | 第一花序結果期 (定植後20∼30天) |
0 | 20 | 0 |
第二次追肥 | 盛花期 (定植後40∼50天) |
0 | 40 | 0 |
第三次追肥 | 盛果期或始熟期 (定植後60∼70天) |
0 | 40 | 0 |
第四次追肥 | 第一次採收後 (定植後20∼30天) |
0 | 40 | 0 |
第五∼八次追肥 | 每隔3星期 | 0 | 40 | 0 |
總量 | 300∼400 | 260∼300 | 1 |
番茄對缺硼及缺鈣的反應極為敏感,硼為微量元素,使用過量會造成毒害作用,目前建議每0.1公頃施用硼砂1公斤做為基肥撒佈。鈣肥的吸收受根系及其他營養元素的影響,如氮肥過量往往會引起缺鈣的果頂腐爛病(尻腐病)。另番茄植株浸水超過24小時後,根系受傷也會影響鈣肥的吸收。如果栽培期發現果實產生缺鈣或缺硼的病徵,可行葉面施肥的方式補充,使用的濃度為0.5%的氯化鈣或硼砂水溶液。
五、防雨栽培 夏季小果番茄生產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說是雨害,突發的西北雨及豪雨,均會使果實產生裂果而失去商品價值,因此簡易(移動式)塑膠布網室便逐漸被利用做為夏季小果番茄的生產方式。網室栽培品種自然以半停心性的台南亞蔬六號為主,其他品種由於枝蔓過於強盛,不利於網室栽培。 網室栽培的主要優點在於果實可於充分紅熟後才採收上市,果實糖度自然比露地栽培高出1∼2度。目前網室栽培地區多集中在於嘉義縣。由於夏季網室內栽培較易產生高溫障害,番茄植株進入開花期後,網室兩側的紗網可捲開以增加通風,部分農友則使用遮陰網降低正午期間(上午10時至下午3時)的光照,以達到降溫目的。如果遇到連續的陰雨天,設施內相對溼度可達90%以上,容易引發葉黴病及尻腐病,此時葉面施用鈣肥可降低尻腐病的發生。在多年使用的網室內生產夏季小果番茄,往往會遭受青枯病的危害,此時利用抗病的茄子砧木種植台南亞蔬六號可減輕網室內的連作障礙。 |
|
|
六、著果處理
番茄著果率在夜溫超過21℃以上即會顯著下降,小果番茄之耐熱性較高,但在夏作5∼9月栽培時,夜溫往往超過24℃,日溫則高於32℃,使著果率低落,如聖女之著果率只達10%,而台南亞蔬六號只達40%。目前夏作栽培可使用番茄多旺稀釋50至100倍,或多結果朗稀釋1000倍,促進著果。施用期宜注意溫度,溫度愈高,則必須降低使用濃度,如番茄多旺在氣溫20℃時使用濃度為100倍,在30℃下則必須減為250倍才不致產生藥害,今以日本設施內之使用濃度供各位農友參考。
表二、日本防雨設施內番茄著果生長素使用濃度
溫度 |
番茄多旺 |
多結果朗 |
---|---|---|
15℃ |
50倍 |
600倍 |
20℃ |
100倍 |
800倍 |
25℃ |
120倍 |
1000倍 |
30℃ |
250倍 |
1200倍 |
施用時期為一花序己有2∼3朵小花盛開時噴佈全花序一次,避免噴到頂芽,而造成頂芽萎縮及葉面變狹小,藥害的病徵與感染胡瓜嵌紋病毒類似。濃度過高容易造成空洞果,此時可以使用植物生長素GA(激勃素)配成5∼10ppm,以市售2%勃激素溶液為例,則配成2000倍至4000倍。
|
設施內使用白紗網減少光照
|
七、病蟲害防治
小果番茄春夏季的主要病害為幼苗疫病、細菌性斑點病及青枯病。近年來,由於銀葉粉蝨的危害,番茄黃化捲葉病毒病成為重要病害。台南亞蔬六號耐番茄捲葉病毒病,是其受栽培者所喜愛的特點之一。各種病蟲害的病徵及防治方法簡述如下。
(一)主要病蟲害
1、病毒病《Virus disease》
病毒種類:番茄嵌紋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胡瓜嵌紋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番茄捲葉病毒(Tomato leaf curl virus),番茄斑點萎凋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馬鈴薯病毒Y(Potato virus Y)
俗名:瘋欉
農友將罹患病毒病之病株通稱為瘋欉,依病毒種類、栽培品種及環境因素不同,其病徵亦不盡相同,尤其田間複合感染情況相當普遍。主要病徵出現在葉片上,一般為嵌紋病徵,葉片呈現黃綠不均的現象,偶有壞疽條斑或水浸斑。葉片受害後,表面呈凹凸不平、皺縮或畸型,新葉顏色變淡黃,葉片縮小或變細有如細繩狀,植株矮小,受害嚴重者生長停頓,甚至於枯死。胡瓜嵌紋病毒及馬鈴薯病毒Y經由蚜蟲傳播,番茄嵌紋病毒來自種子、其它茄科作物及雜草,屬機械傳播。
番茄捲葉病毒可經由嫁接或銀葉粉蝨傳播,但不經由機械傳播,造成整株葉片向上捲,葉柄下垂,葉背向上,葉脈紫色,整株淡黃色。感染番茄斑點萎凋病毒之嫩葉轉為赤褐色,而後出現許多細小黑色斑點,新梢死亡,莖末端亦有條斑,老葉漸褐化、萎凋、死亡、落葉,未成熟果出現黃斑後形成黃綠相間的同心輪紋,成熟後變成紅白或紅黃相間同心輪紋典型病徵,番茄斑點萎凋病毒寄主範圍極廣,除由薊馬的永續性傳播外,種子種皮也可帶病毒,很難根除。
◎防治方法:
(1)選種健康種苗。
(2)發現病株應及早拔除。
(3)防治媒介昆蟲,如銀葉粉蝨、蚜蟲、薊馬等。
(4)避免機械傳播。
2.青枯病《Bacterial wilt》 病原細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青枯病為細菌性維管束病害,高溫、多濕環境適宜發病。土壤為主要感染源,土中病原細菌由根部傷口侵入植株,發病初期下位葉的葉柄先呈現下垂,而後葉片漸次萎凋,同時莖部也常出現不定根。青綠的植株快速萎凋而漸枯死為其典型病徵。橫切被害莖,可見維管束褐變,以手擠壓有乳白色黏性的菌液溢出。如切取被害莖部放入盛有清水透明玻璃杯中,經數分鐘後,大量病原細菌由切口流入水中呈乳白色煙霧狀,可精確診斷青枯病,並可與引起相似萎凋、維管束褐變的其他真菌性病害區別。除根對根傳播外,附著土壤的鞋及農具也可傳播病原細菌。
◎防治方法:
(1)栽培抗病品種。
(2)使用健康移植苗。
(3)與水稻輪作。
(4)施用SH土壤添加物。
(5)注意田間衛生。
(6)曬田。
番茄青枯病徵
番茄青枯病莖部橫切面於清
水中,可見乳白色煙霧狀細
菌菌體流入水中
番茄青枯病植株維管束褐變現象
3.細菌性斑點病《Bacterial spot》
病原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Doidge) Vauterin et al.
俗名:酥葉
病原細菌危害葉片造成葉片乾枯,亦可危害果實、葉柄、莖及花序。初期在葉片引起水浸狀小斑點,隨後逐漸擴大為不規則圓形病斑,顏色由黃綠轉為深褐色,最後變為壞疽,中央呈灰褐色。莖部呈灰到黑色,圓形到長窄形病斑。果實上亦出現水浸狀斑點,初期周圍往往具有白色暈環,病斑擴大後,暈環消失,病斑轉為黑褐色,呈瘡痂狀,中央凹陷且邊緣稍有隆起。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葉部病徵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果實上病徵◎防治方法:
(1)本病害可經種子帶菌傳播,故需慎選健康種子及種苗。
(2)於發病初期可施用81.3%嘉賜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86%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雨季時需加強防治工作。
4.晚疫病《Late blight》
病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晚疫病主要發生於低溫、多濕的環境,本病原菌可危害葉、葉柄、莖、花序及果實。被害部初呈暗綠色水浸狀斑點,在多濕環境下快速擴展,於病斑邊緣產生白色黴狀物,為病原菌之菌絲及游走子囊。果實被害後,初呈灰綠色水浸狀斑點,逐漸擴大至半個果實後呈褐色堅硬之波浪紋狀,潮濕環境下於果實上產生白色黴狀物,但不軟腐。
◎防治方法:加強發病適期(低溫且多濕)的防治工作,可施用藥劑有33%鋅錳乃浦水懸劑600倍、75%四氯異苯睛可濕性粉劑600倍、70%甲基鋅乃浦可濕性粉劑500倍、72%鋅錳克絕可濕性粉劑500倍、58%鋅錳滅達樂可濕性粉劑400倍、80%錳乃浦可濕性粉劑400倍、80%免得爛可濕性粉劑500倍或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500倍等,需遵守安全採收期。
5.幼苗疫病《Phytophthora blight》
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幼苗疫病於高溫多濕環境下容易發生。它主要危害幼苗地際部或地際部以上之莖部,初呈淡褐色至暗褐色之縊縮病徵,後呈夭折狀而枯死。游走子囊釋放之游走子藉灌溉水或雨水傳播。被害未死之苗株移植後生育受阻,一般田間植株不受害。
◎防治方法:苗期可施用35%依得利可濕性粉劑3000倍或25%依得利乳劑1500倍灌注,不可提高濃度,以免發生藥害。
6.白絹病《Southern blight》
病原菌:Sclerotium rolfsii (Curzi)C.C.Tu & Kimbr.
白絹病主要發生於高溫多濕的環境,病原菌菌核發芽後,白色菌絲由植株地際部侵入,病株初期呈現葉部萎凋症狀,葉片並無明顯黃化,莖地基部外圍組織褐化腐爛,產生白色菌絲包圍,不久生成許多淡褐色之菌核。果實接觸土壤時亦容易被害而導致腐爛,其上長出白色菌絲,後亦形成許多淡褐色之菌核。
◎防治方法: (1)利用太陽能行土壤消毒。
(2)定植後,每株灌注50%福多寧可濕性粉劑5000倍稀釋液200毫升,15天後再灌注一次。
番茄白絹病莖基部病徵
7.早疫病《Early blight》
病原菌:Alternaria solani Soraeur
早疫病又稱輪紋病,初期感染葉片呈暗褐色至黑色水浸狀小斑點,後逐漸擴大成革質化輪紋狀斑點,周圍有黃色暈環,老葉被害嚴重時,多數病斑癒合而引起落葉。莖部被害則造成側枝掉落。果實受害呈現褐色凹陷輪紋狀病斑,果實上半部被害居多而造成腐爛。
番茄早疫病葉部病徵
番茄早疫病果實被害狀
◎防治方法:
(1)注意田間衛生。
(2)於發病初期可施用86%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倍、81.3%嘉賜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37.5%氫氧化銅水懸劑400∼800倍或10%保粒黴素(甲)可濕性粉劑800倍等藥劑防治,需遵守安全採收期。
8.黑黴病《Black leaf mold》
病原菌:Pseudocercospora fuligena (Roldan) Deighton
黑黴病可危害葉、葉柄及莖部。初期病徵在下位葉的葉片出現灰白色小斑點,病斑會逐漸癒合,顏色轉變為灰褐色至黑褐色,此乃病原菌之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後期病原菌蓋滿葉背甚至葉面,造成罹病葉乾枯,但不落葉。
◎防治方法:
(1)注意田間衛生、保持良好通風。
(2)於發病初期可施用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400倍混合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1000倍防治,採收前21天停止用藥。
9.根瘤線蟲《Root knot nematode》
病原菌: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 White) Chitwood
根部遭受根瘤線蟲危害後,根尖萎縮,罹病組織分化成腫瘤狀,後期根系腐敗,地上部生育不良,黃化、萎凋、葉片數減少、小葉、捲葉、結果不良、果實畸型等徵狀。
◎防治方法:
(1)與水稻輪作。
(2)種植前施用以幾丁質為主之有機添加物。
(3)移植當日畦面開溝15公分將藥劑條施之,覆土後栽植。可施用之推薦藥劑有75%福賽絕乳劑、10%福賽絕粒劑、10%托福松粒劑、10%歐殺滅粒劑、3%加保扶粒劑、10%芬滅松粒劑、70.6%普伏松乳劑或10%歐殺滅粒劑+24%歐殺滅溶液配合使用。另可以80%滅線蟲乳劑全面處理,但須經過5天後,方可移植。
10.萎凋病《Fusarium wilt》
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lycopersici (Sacc.)Snyder & Hansen
病原菌之厚膜孢子發芽後,發芽管直接侵入根尖或根部傷口,番茄苗期罹病,會造成幼苗迅速萎凋死亡,較大植株罹病,常延遲至結果期才發病。首先葉脈透化及偏上生長,並由下位葉開始向上逐漸黃化萎凋,初期病徵往往只出現於植株的一側,剝開莖部縱切面,可見維管束明顯褐變,隨後葉柄下垂,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1)調整土壤pH值為6∼7。
(2)選植抗病品種。
(3)本病害可經種子帶菌傳播,故需慎選健康種子及種苗。
11.灰斑病《Gray leaf spot》
病原菌:Stemphylium solani Weber
灰斑病主要危害葉片,不危害果實。初期病徵在葉片呈現細小圓形之黑褐色斑點,透光時可見周圍呈一小黃暈圈。嚴重被害時,葉片佈滿許多小斑點。當病斑稍擴大後,病斑中間之組織轉變為灰褐色而破碎,導致葉片急速枯乾變為褐色而掉落。
◎防治方法:注意田間衛生。
12.銀葉粉蝨
學名:Bemisia argentifolii Bollow & Perring
英名:Silver leaf whitefly
俗名:白龜神、白粉蝨、白蚊子
銀葉粉蝨周年發生,繁殖力強,寄主植物廣,成蟲在番茄葉背產卵,孵化後之若蟲有4齡,1齡有足可爬行找到適當之取食位置,2齡以後足退化,固著於葉背,成蟲受干擾會在作物上方或周圍稍作盤旋又回到原點,長距離遷移靠風力之傳播。本蟲除直接刺吸植株養液致使生長衰弱外,並可傳播番茄捲葉病,成蟲及若蟲分泌蜜露可誘發煤病,嚴重時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及果品之品質,甚或導致廢耕。以3至5月及9至11月為發生盛期。
◎防治方法:
(1)使用綠色黏板或水盤誘殺成蟲。
(2)不要過量施用氮肥,避免植株生長過盛通風不良,助長其發生。
(3)防治藥劑有20%亞滅培可溶性粉劑2000倍,同時可防治蚜蟲、小綠葉蟬、薊馬,安全採收期6天,請遵守安全採收期。
13.番茄夜蛾
學名: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英名:Tomato fruit worm, Corn ear worm
俗名:青蟲、大綠蟲,玉米穗蟲、高粱穗蟲、
偽菸草蛾番茄夜蛾年發生8世代,成蟲以花蜜為食,幼蟲以嫩莖、葉、花及果實為食或蛀入莖部啃食致植株枯死,開花期啃食花器影響授粉,最主要之危害為幼蟲由果蒂周圍蛀入幼果或成熟中之果實啃食,致果實腐爛無商品價值。幼蟲有自相殘殺習性。老熟幼蟲鑽出果實,於土中化蛹,開花至幼果期為發生盛期,嚴重影響番茄之產量及品質。
◎防治方法:
(1)利用性費洛蒙誘殺雄蛾。
(2)防治藥劑有10.3%蘇力菌可濕性粉劑3000倍、4.4%祿芬隆乳劑1500倍、32.5%硫敵克水分散性乳劑1000倍、40.7%陶斯松乳劑1000倍、2.8%第滅寧乳劑1500倍、40%加芬賽寧乳劑2500倍、40%加芬賽寧可濕性粉劑2500倍、40%大福賽寧乳劑2500倍、40%大福賽寧可濕性粉劑2500倍或50%陶斯寧乳劑1500倍,並遵守安全採收期。
14.甜菜夜蛾
學名:Spodoptera exigua Hubner
英名:Beet armyworm
俗名:青蟲、管仔蟲
甜菜夜蛾年發生11世代,成蟲晝伏夜出,白天棲息於葉背或暗處,於傍晚及清晨產卵,幼蟲體色多變化,取食嫩葉、花器及幼果;啃食發育中之果實。老熟幼蟲落地化蛹於土內或土表之落葉雜物間。春、秋二季為發生盛期,番茄以生育初期至開花期為危害高峰期。
甜菜夜蛾之幼蟲
甜菜夜蛾之蛹
◎防治方法:
(1)懸掛性費洛蒙緩釋劑誘殺雄蛾,每公頃設5∼8個誘殺盒,懸掛於距離番茄生長點50∼60公分處。
(2)防治藥劑有10.3%蘇力菌可濕性粉劑3000倍、2.8%畢芬寧乳劑1500倍、19.7%得芬諾水懸劑2000倍或9.6%氟芬隆水分散性乳劑3000倍,並遵守安全採收期。
15.桃蚜
學名:Myzus persicae Sulzer
英名:Green peach aphid
俗名:龜神、波斯蚜
桃蚜成蟲與若蟲均喜群集於嫩芽或葉背,除直接吸食植株汁液,致使心葉皺縮不展,頂芽無法正常生長外,尚可分泌蜜露誘發煤病,亦是病毒病之媒介昆蟲。初春至春末之旱季,番茄結果期後發生密度較高。
◎防治方法:
(1)使用黃色黏板或水盤誘殺成蟲。
(2)防治藥劑有10.5%賽洛比加普乳劑1500倍或3.75%泰滅寧乳劑1000倍,並遵守安全採收期。
16.番茄斑潛蠅
學名:Liriomyza bryoniae Kaltenbach
英名:Tomato leaf miner
俗名:繪圖蟲、二能蟲、潛蠅
番茄斑潛蠅年發生20世代左右,成蟲以產卵管刺破葉背組織吸吮汁液或在葉組織內產卵,被害葉片呈現白色小斑點。孵化後幼蟲在葉片中潛食葉肉,僅剩上、下表皮,外觀成灰白色曲折彎曲之隧道食痕,嚴重時被害葉片乾枯。老熟幼蟲在土中或畦上覆蓋之塑膠布上化蛹。番茄斑潛蠅在番茄上有二個發生盛期,一為苗期2∼5葉,另一為結果後期之中老葉,如被害嚴重,全園呈一片焦枯景象。
◎防治方法:
(1)使用黃色黏板或水盤誘殺成蟲。
(2)防治藥劑有2%阿巴汀乳劑2000倍、24%歐殺滅溶液500倍、2.8%第滅寧乳劑1000倍或75%賽滅淨可濕性粉劑5000倍,需遵守安全採收期。
(二)次要病蟲害
1.炭疽病《Anthracnose》
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C. phomoides (Sacc.) Chester
炭疽病主要發生於成熟果或近成熟果,初期果實表面產生凹陷之水浸狀小斑點,逐漸形成密生之同心輪紋狀黑褐色小點,高濕時,黑褐色小點上會生出橙紅色之分生孢子堆,藉雨水、人及機具傳播。
◎防治方法:注意田間衛生。
2.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病原菌:Leveillula taurica Arnaud,(Oidiopsis sicula),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俗名:白菇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及莖部,初期病徵在葉背出現細小白色粉狀斑點,病斑逐漸擴大,罹病部位覆蓋上一層白粉,葉面亦常見白粉病徵,此乃病原菌之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嚴重被害時葉表面被害組織呈現淡褐色,葉背呈現黃化現象,導致葉肉組織壞疽,葉片乾枯、落葉。
◎防治方法:保持良好通風。
3.果頂腐敗病《Blossom-end rot》
果頂腐敗病是由缺鈣所引起之生理障礙,土壤中氮肥過多或土壤太乾或太濕而造成根尖傷害,生育期溫度過高均會產生此生理病,果實長至指頭大時開始發生,首先於果實頂部生出暗綠色、水浸狀病斑,病斑漸凹陷轉變為黑褐色,果形變為扁平,易造成第二次感染。
◎防治方法:
(1)避免過度施用氮肥。
(2)降低地溫。
(3)葉面施用鈣肥。
4.缺硼症《Boron deficiency》
缺硼症是由缺硼所引起之生理障礙,莖部縱裂,生長點死亡後側芽並生,不易結果,多發生於低有機質之砂質土。
◎防治方法:
(1)土壤施用有機質。
(2)整地時施用硼砂,每分地施用1公斤。
(3)發病時用硼砂稀釋400倍噴施於葉面,一星期施用1次,約噴施2∼3次。
5.斜紋夜蛾
學名: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英名:Tobacco cutworm、 Cotton worm、Army worm
俗名:行軍蟲、黑土蟲、黑肚蟲、巢蟲、蓮紋夜盜
斜紋夜蛾年發生8∼9世代,成蟲具趨光性,成蟲與幼蟲均晝伏夜出。卵塊產於葉背,初齡幼蟲有群棲性,自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上表皮,2∼3齡以後則逐漸分散,啃食葉片成不規則蟲孔或缺刻,晝間潛藏於土粒隙間,夜間外出以葉部為食,並可啃食心梢、花器或幼果,老熟幼蟲於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
(1)懸掛性費洛蒙緩釋劑誘殺雄蛾,每公頃設5∼10個誘殺盒,懸掛於距離番茄生長點50∼60公分處。
(2)防治藥劑有10.3%蘇力菌可濕性粉劑3000倍、33%佈飛百滅寧乳劑1000倍或30%佈飛賽滅寧乳劑1000倍等,並遵守安全採收期。
6.球菜夜蛾
學名:Agrotis ypsilon (Hufnagel)
英名:Black cutworm
俗名:切根蟲、土蟲、黑蟲、小地老虎、甘藷夜蛾。
菜夜蛾成蟲頭胸暗褐前翅黑褐,近外緣處具劍狀之黑紋3個。幼蟲灰褐,背線暗黃色,各節上具疣狀突起。本蟲年發生5∼6世代,成蟲於日落後開始活動,將卵粒散產於植株之地際部、落葉、葉部或莖部。幼蟲白天藏匿於土中,夜出危害,自作物幼株地際部啃斷造成缺株,待作物成長則嚙嫩枝或葉片,被嚙斷之植株殘體被搬運至其潛藏處啃食。老熟幼蟲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同其他夜蛾類。
7.螺旋粉蝨
學名:Ah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
英名:Spiralling whitefly
俗名:白苔、白粉蝨、白蚊子
螺旋粉蝨若蟲及成蟲皆純白色,善遷移,喜群集於葉背吸食汁液,葉背可見螺旋狀之白色臘粉,成蟲則在其間產卵。
◎防治方法:同銀葉粉蝨。
8.瓜實蠅
學名:Bactrocera cucuritae Coquillett
英名:Melon fly
俗名:瓜蠅、瓜蜂
瓜實蠅年發生5∼6世代,為瓜果之主要害蟲,周年可見,4∼9月為高峰期。以晚熟種之番茄園瓜實蠅之密度較高,成蟲喜於番茄夜蛾啃入之蟲孔或裂果處產卵,孵化之幼蟲於果實內蛀食,造成被害果腐爛或落果。老熟幼蟲潛入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
(1)收穫後儘速處理殘株及果實,並整地及灌水以防成蟲產卵及老熟幼蟲與土中之蛹。
(2)可噴施25%馬拉松可濕性粉劑+蛋白質水解物400倍誘殺成蟲。
(3)懸掛附有含毒克蠅溶液之誘殺器,誘殺雄蠅。
9.二點葉璊
學名: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英名:Two-spotted spider mite
俗名:青蜘蛛、苔
二點葉璊於春夏之幼體呈淡綠色,成璊黃綠色至深綠色,體側各具大型黑斑一個。在高溫乾旱期繁殖極為迅速,喜棲於老葉之葉背,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葉液,被害葉片表面呈現許多白色小點,猖獗時植株無法生長或枯乾。在番茄結果後之生育後期發生密度較高,危害嚴重時全園葉片黃化褐變,無一點生氣。
◎防治方法:可參考施用42%克芬璊懸劑3000倍或2.8%賽洛寧乳劑1000倍等藥劑防治。
八、採收 小果番茄採收期以果實紅熟且硬度高時採收,台灣仍以留果萼的方式供應鮮果市場,消費者以果萼顏色判定番茄的新鮮度。高品質的小果番果實糖度應達7度以上。夏季應提早採收,避免落果或裂果造成損失。 |
露天栽培必須提早採收 ,避免裂果 |
|